村网通总站 天生桥村 699792.nync.com 欢迎您!
《文化文山》(广南卷)序言
广南这一片7810平方公里的古老土地早已破茧成蝶,成为中国版图上最神秘和伟大的地方之一。远古句町,文化名城。广南神秘,曾少为人知,不知滇国,焉知句町,不知滇省,焉知广南?广南伟大,没有正史、方志寥寥数语记载的那么简单。从时间上追寻,这里曾是云贵高原上一支人类力量活动的中心。在文化疆域上,远在两千多年前,就是一段青铜文明之中心或次中心。牡宜汉代木椁墓的发现和西汉铜鼓的连续出土,皆为明证。曾经的辉煌与文明一度破碎残缺,迁移消隐,是精致繁复掩埋地下的青铜证明了这片土地曾经的发达与文明,成为浩瀚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绕不过去的精彩一页。
广南历史悠久,文化流长。这里有五万年前先民开疆拓土奔忙的身影,有从春秋战国、秦汉至南朝句町部落族人风风火火奋斗的岁月足迹,有以铜鼓为典型代表的青铜文明,有以“那”文化为特色的农耕文明,有建筑规模最大、权力最为集中、管辖范围最广、世袭时间最长、延续27世600多年的壮族侬氏土司文化。早在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广南就是句町古国的治所,至唐为僚子部(侬氏据地),宋为特磨道,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置广南西路宣抚司,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置广南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置广南县至今已有百年。曾经的繁荣与辉煌,永远镌刻在广南辽远的土地上,长久烙印在80万句町子孙的家园里。
广南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孕育了永载史册的风云人物,如:汉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以钩町侯毋波助击叶榆,立为王”的句町国王毋波,汉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夜郎、钩町、漏卧举兵相攻”,服从调解,维护统一的钩町王禹;新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句町起兵反新,西南夷皆动”与王莽政权坚持十年战争的句町王承;为维护中华一统,外抗交趾,举起反宋义旗的壮族英雄侬智高;清代文学家、书法家方玉润;中国现代著名革命诗人柯仲平;还有不计其数的爱国仁人志士,无名英雄,可歌可泣。
广南底蕴深厚,山川秀美。广南先民一路壮歌,“那”文化的神秘、“竜”文化的生态、“地母”文化之福音、天籁山歌、壮乡礼乐,赶花街、接皇姑、手巾舞、铜鼓舞、拢娅歪、唱沙戏、踩花山、跳芦笙、纵弦子,精彩纷呈,目不暇接。人文景观有孔庙、地母庙、三皇宫等计45座寺观庙宇,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昊天阁、文笔塔;自然景观有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坝美,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八宝,有堪称云南之最的三腊响泉瀑布,有称为人类最后的穴居部落“天下第一奇村”峰岩洞,有称为“万山鼻祖,江河之源”的九龙山,有白露前后西洋江上“鱼舔石”奇观,有“历史文化生态村——普千”,还有宝月雄关、六郎城、杨家洞、科岩马迹、高山流水、龙秋阴雨、虎阜晴霞、莲郡宵灯以及奇峰、异洞、喊泉等数不胜数,叹为观止。还有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更有名特优产品八宝贡米、姑娘茶、那榔酒、西枫斗、《金瓶梅》中提及的“广南那三七药儿”,风味食品有被誉为“明永历皇帝入滇第一吃”的“岜夯鸡”,有“八盘四盬”、“三滴水”高档宴席,有豆沙肉、千张肉等传统名菜,有凉卷粉、花糯米、褡裢粑、面蒿粑、红团等风味小吃……让听者必欲思其往,闻者必欲馋涎欲滴之想,食者必欲感其回肠荡气。
广南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衡昆高速公路,新建云桂铁路穿境而过,通江达海,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水陆并进,朝发夕至,便捷通达;建设“桥头堡”,架设通往东南亚、南亚“毕侬”文化旅游经济线,广南是“源头活水”。
端上一碗八宝米饭,晶莹剔透;品尝一杯姑娘名茶,山高水长;喝下一杯那榔名酒,情意深浓。
昔日句町鼓声震,今朝广南更辉煌。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和旅游大省的征程上,广南打开山门,阔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012年6月
弯弯山路走过你沧桑的脚印
悠悠铜鼓吟唱你昔日的风情
楼台殿宇讲诉那遥远的繁华
穿过风雨时光依然歌舞升平
金杯玉盏又传来礼乐声声
长长木剑似看见铁甲三军
男耕女织演绎那田园的宁静
抖落一路风尘感悟岩上画魂
噢——句町古国几多神韵
你让世人睁大惊叹的眼睛
噢——句町古国千年名城
你为世界留下永远的风景
第一章 句町古国
九龙山不是一座山的名字,也不是一座具体的山名。九是最大数,是吉祥数,龙是神灵,更是王者。九龙山是一个象征性的称呼,以“九”来形容广南境内大山的广阔与至高无上——郡治万山鼻祖,宛如九条巨龙纵横驰骋在云贵高原广袤的滇东之南。
万山鼻祖——九龙山
数千百年来,父亲的九龙山矗立在万山之上,母亲的西洋江流淌在万山之间,为句町苍生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天然的家园。静默的九龙山,奔腾的西洋江就这样孕育了一个古国,一方民族,一个盛世,一种文明。矗立成后来者认识、了解、传播句町文明必定追寻到达的源头。
九龙山不光是山高路险,崎岖难行,更让人胆寒的是山林之中,还密布着许多瘴气弥漫之地。不熟悉九龙山的人,不小心误入这些地方,便有十条命也会报销掉。即便是句町子民,有些地方也是不敢去的。聚居在这片广阔山域之中的句町子民,多年以前自成方国。无论山外多少风云变幻,句町就像自家的有水的一汪稻田,总是一如既往地平静如昔。历任句町之王也都遵循着这一定律,就是守住自家水田,而不去觊觎山外的花花世界。
九龙山不是一座山的名字,也不是一座具体的山名。九龙山是一个象征性的称呼,以“九”来形容广南境内大山的广阔与至高无上——郡治万山鼻祖!郡治之内,万山之上,高过千米以上的大山便有数十座,算上周边区域,九龙山方圆有数百平方公里。“九峰插顶,万绿排空,林树幽深,烟云出没,峰各一泉,蜿蜒飞泻”宛如九条巨龙纵横驰骋在云贵高原广袤的滇东之南。
大自然的造化形成了九条山系,恍若龙脉,九条山脉又孕育了九条溪流,于是就有九龙之说,九是最大数,是吉祥数,龙是神灵,更是王者。最高峰杨梅山海拔1933.7米高高跃起,率各路山岭盘桓滇东南,一路苍松翠竹织就天然屏障,一声下西洋,让清水江、驮娘江来不及回应只有九曲回荡。
这里是云贵高原东南最后的屏障,无数年以来,想征服的统治者也不是没有,但在一次次的损兵折将,铩羽而归之后,所有人都认识到,想要将九龙山下的部族踩在脚下,所要付出的代价与收获完全不成比例。
站在九龙山巅,所有的山头都朝向自己,重叠绵延,雄伟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鼻子都可随时触到山。重重叠叠的山头想连成脉,脉里的水流无声如血。
站在九龙山巅,看不见一个村庄,也看不见一块稻田,九龙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壮家老人,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没有谁会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句町的子民一代代,一辈辈踏歌而来,他们流汗、流血、牺牲,用渴望用信念用智慧营造稻作的家园。
九龙山包容、静止、无言、深沉,静静伫立,默默无语,岁月变迁,不为所动。安顿疲惫的内心,过滤出世间的浮躁,让人生变得安静,也变得辽阔与悠久。句町的子民生生息息在九龙山下,追逐那些从山上跑下来的野猪和飞鸟。句町子民很少攀登到九龙山的峰顶,他们只是沿着山与山之间隐约可见的那一根细长的线,追寻回到句町的路,汲取奔向西洋出海的山泉?
石头和泥土在九龙山间铺出一条长长岁月的特磨古道,洒满了祖辈深深浅浅的脚印,承载着先民雄健的足音走过沧桑时的执着。
那山间的溪流穿过千年荒芜,那山上的树木穿破千年沉默,那崔嵬的呵护滋养着句町子民呵,那农具与水田碰撞的生命之花,那生存崇拜谒信地母的风俗,都盛放在甩起的手巾舞上,回荡在敲响的铜鼓声里。
九龙山被寂寞围着,山歌便是寂寞逼压下发芽在山骨上的花朵,独放着自己的风情。那是壮家男人们额头抖落下的汗珠颗颗,肩扛锄头在山头迎送日升月落。那是壮家姑娘三月花街送出的花糯米饭和鞋垫,春天在山坡一发芽,一串串马铃在山间响起,一声声铜鼓不时从村庄里飘来,炊烟袅袅连接起天地之间那一个个关于九龙山的传说,像红米饭的馨香牵引着鸟田里的女人回家。
那是老人别在腰带上的烟锅里的火,稍不留神,便烫痛心事朵朵。那是石头与石头碰撞出的歌,清脆得能穿透骨头,穿透岁月的厚尘。那是从舌尖滴落的泉水,纯亮得能照亮单身汉子孤黑的夜空。那是村庄的情绪,有村庄的地方,就有飞翔的悲欢离合。那是村庄永不倒下的一 根细瘦的精神音柱,支撑着村庄,拉直炊烟,拉长呼儿唤女声……
壮家神祗“博吉金”,在日渐流逝的时光边缘,在句町的历史书页中横横竖竖,在稻作的水田里蓄积泪水和汗水,抒情古老的故事。传说与风俗,淋湿了牵肠挂肚的瓣瓣目光,淋湿了历史与现实中寥廓的生存空间。
历史已经很老,心事一片片正在荒芜。多愁善感的壮家人啊,结在水边的果实,绽放红红白白的渴望。坚韧顽强的情感,划动窄窄的一生,不停地寻找永恒。沉默的果实,穿戴大地的茧壳,忍饥受寒,却没喊一声。
九龙山,是摆在广南桌面上的一架古琴,那丝丝缕缕的河溪,便是弦丝,随便拨动一下弦丝,音韵便悠悠地远到很远。
原来,句町是与九龙山上的神泉开亲的,而拨动弦丝的正是那抹在山间回落的歌谣,像风拂过森森,操劳着地域间的交流。山歌里传唱着壮家的故事,古朴的民风打马过来了。
九龙山歌在高山和深谷间日渐深沉壮实,和着谷风和阳光的韵脚,在四散的村落间,纳接着天意晶莹的淳朴和粗犷,收获悠扬民歌里的疼痛和汗水滚落日月的欢欣。
这是一个人与大地的联系偏向一隅的追溯时光,在九龙山的天地之间找到了自己的根脉。这里是通向伟大的源头。在九龙山的世界里人的灵魂和山的灵魂共融了。人的神和山的神就共通了! (作者:罗有光)
西洋江,像一个少女。安恬纯静流淌在群山怀抱中,尽显大美。她收藏着一个古老而意味深长的名称——文象水。她所包涵的人文、地脉,远远超越了江水本身的实体价值。
文象水——西洋江
西洋江,她轻柔幽婉。西洋江,像一个少女:安详、恬适——静静地流淌在群山怀抱中,尽显大美。
她姗姗地来,步伐轻灵、悠缓。我猜测:她是怕惊动水中的小生灵?还是为了欣赏沿途的风光,迟迟不愿离去?江面上飘起的每一朵涟漪,都是上天精心打扮后才奉献到人间的花朵——由远及近,细腻,温暖。到过西洋江的人是有缘的,这一汪江水能让人内心变得清澈,澄净。
都说时间是一把锋利的刀。不是因为我们背负得太多,可能是忙于感叹人生苦短。就此,我们有义务探究西洋江走过的历程——欣喜,雄浑……
几千年过去了,她依然年轻,碧浪滔滔,流淌不息。这条矗立在云贵高原上的黄金水道,不仅为古老的句町部落书写了一曲又一曲的赞歌,也为地处边疆的蛮夷之地谱写了壮丽而辉煌的篇章!滇铜外运,粤盐入滇。想到这些词语,我仿佛看到西洋江上昔日忙碌的影子——看到商贾们在渡口用算盘拨打着自己红火的生意。看到船夫们使船的劲儿,一浪高过一浪,顽强不息,感天动地。
时间,悄悄地铭刻下了西洋江的丰功伟绩和坚强不息的精神。
在过往的时光中,我们常常留有属于自己的记忆。
西洋江在时光的更替中,同样有着属于自己骄傲的回忆:她收藏着一个古老而意味深长的名称——文象水。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探究“文象水”的含义,这个来自句町王国的称谓,她所包涵的人文、地脉,远远超越了江水本身的实体价值。让子子孙孙陪同西洋江在回忆中默念吧!默念她那美好而质地较高的奶名——文象水。
岸边的树木葱郁,鲜花烂漫,仿佛在为江水献上一曲赞美的歌。你看西洋江不骄不躁,安详地流淌,流淌得有声有色。
每一座山川的崛起,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位于滇东南的九龙山,它在人间尽显大爱,至善至美。高山和流水的组合,恰恰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阴阳交配。
西洋江的源头就从九龙山开始,在滇东南酝酿了足够的力量,像初生的牛犊,一路勇敢地奔跑,自西向东,远离句町。西洋江的流淌,如血管内流动的血液,连通了高原与海洋的亲情。
我们又一次歌唱山河,歌唱九龙山与西洋江的完美搭配。
西洋江并不孤独。成千上万的壮族同胞沿岸而居,守候和陪伴着这一眼干净的江水,不离不弃。而西洋江所过之地,留下了肥沃的土地,江水滔滔,谱写了一曲句町地旺的佳话。
突然发现我们离不开水。壮族同胞——栖居在有水的地方,懂得珍惜大自然的恩赐。千百来,他们用汗水幸福地书写着“鱼米之乡”这个词,并且还将继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条流淌在云贵高原上的江水得益于上苍的馈赠。
滇东南人民是有福的,他们亲切地视西洋江为母亲河,这种发自内心的爱,感动得西洋江日夜不停地流淌。
每一次河流的抵达,都是一束最耀眼的光芒。八宝河以冲刺的速度,抵达了第一个终点,注入西洋江,浩浩荡荡地流去。
我多么羡慕啊——一条河流摇身一变就成为江水。这种由小及大,不正是我们每个人在繁芜的尘世中苦苦的追求吗?我很感兴趣地试探一条河流的多种可能性,只为了从大自然中获取人类生存的多重经验。凭借我的卑微,只能说:我为了从大自然中获取我生存的一点点经验。于是在很多时候,我冥思苦想——最后,我只能以谦卑的方式沉默。面对每一座山川,每一条河流,我都很恭敬——我们实在无知。
成千上万条涓涓细流,为了自私自利的目标汇集在一起,变成河流。每一条河流就以这样的方式风风光光地抵达西洋江,面对这些大自然的使者,我肃然起敬。我赞叹:这些江河的汇集,如火焰上的舞蹈——精彩,振奋……
西洋江的流势很自然,栖居在两岸的人民秉承了这种自然而简单的生活方式——温暖,和谐,唯美。壮族妇女摇动着织布机的场景,仿佛时光倒流,把我一次又一次地带进远古的时代。
夜晚的灯火很明媚,开过花的时节,聆听一朵细浪拍打江岸的声音。
壮乡有美酒。我爱,西洋江用她清澈的水酿制而成的米酒——淳朴,热情。
今夜,趁着紫色的月光,我喝干了十八碗——喝醉了西洋江上空飘起的三十六只白鹭和我一直深爱着的那个壮家姑娘。神色恍惚地唱一曲乡愁味儿浓厚的歌曲吧!然后记住西洋江在滇东南所路过的每一个小镇和盛开在水中的每一株水草。
辽阔的星光下,碧水悠悠。很多激动而清晰的画面,被流水声淹没,并随江水流淌。
时至初秋,西洋江两岸的甘蔗林,停止了生长的节奏,她们肥胖的身体上,缀满潮湿的气味——一排排甘蔗挺立着身体,表情激昂,仿佛在向西洋江致敬!
西洋江柔美。很多山川如醉酒似的,飘逸,轻盈——紧紧地追随着西洋江奔逝的步伐,只为了让自己的灵魂随西洋江流淌得更遥远。(作者:陈德远)
广南,请你绝对不要忽略了一种原始的大美——“那”就是有水的稻田。那一丘丘有水的稻田,是壮家人用双手掀起的千层之浪,是凝固在大山里的生命之源,喂养着村庄的容颜。
“那”里水田放光芒
这是壮家人用双手掀起的千层之浪,是凝固在大山里的生命之源,喂养着村庄的容颜。这是一部厚重的书典,在我们身边,在目光所及之处,村庄静读着它,醉得荣荣衰衰。
三月的日头,以一枚印章的姿势,按在蓝色上空,发芽的希望,颤抖在牛鞭尖端。
赤脚出发,连同牛蹄一齐,踩痛书典的神经,日头在书页上颤晃,它被山民读懂,透悟生存的深奥的浅道理。泥脚前行。踩翻出春、夏、秋、冬,风调雨顺,耕种岁岁年年。
“那”是壮语“田”的意思。有水的稻田,蓄积了一冬的光阴,春天生长希望,夏天生命葱郁,秋天收获金黄。岁月轮回,水田依旧。“那”是有生命有感情的,“那”就是希望,就是生存的依赖。长形的“那”,水牛耕的“那”,黄牛犁的“那”,山坡下的“那”,河边的“那”,弯弯曲曲的“那”,山泉旁的“那”……意蕴无穷。
“那”令人遐思联想:那伦,河流两岸的水田;那洒,村寨四周分散的田地;那莫,黄牛耕种的田地……“那”意味无穷:那豆,田有脚掌,向壮家走来;那来,田有感情,赖在壮家不走;那耶,田需要休息,歇在壮家;那榔,田是襁褓中的婴儿,不能出远门……还有那们、那糯、那浮、那凹、那甲、那莫、那央、那榔、那朵、那伦、那洒等等。
中国的稻作文化可以追溯到两万多年以前,生生不息的原始农耕造就了环环相扣的文明积淀,耕者用最原始的工具在地球的无数褶皱上绘制了一幅幅令人惊叹的生命图腾。
在广南,请你绝对不要忽略了一种原始的大美,那就是有水的稻田。那一丘丘有水的稻田,仿佛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书,直观地展示了壮族先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在壮族久远的传说中都讲到,壮族人认为自开天辟地以来便有了谷子。壮族将西洋江流域的野生稻驯化为陆稻,又将陆稻改良为水稻,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使西洋江流域成为人类早期驯化栽培稻谷的地区之一。这说明壮族人可能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
沿西洋江两岸平坦些的地方,那一丘丘有水的稻田,就是广南人发自大地内心的骄傲。在有水的稻田里种植那是非常讲究的。绝不会让冬天的稻田里一片荒芜,一定要犁过,放满明晃晃的田水。所以冬天的广南是别有一番情趣的,一丘丘水田懒懒地趴着,背上背着一块块镜子,如果你来时赶上天晴,一层薄薄的白雾轻轻漫过水田,那种缥缈的幻境让你不忍离去。
插秧和收割都是壮家人最期盼的日子,这时村民们都会互相帮忙,很是热闹。这边三十个一群,那边二十个一伙,一边干着活,一边开玩打笑,水田里时时飘荡着快乐的笑声。有水的稻田也开始闲置荒芜,或者改种小麦苞谷,除了缺少劳动力的原因外,也有天旱缺水的原因。再也看不到明晃晃的水田了,再也看不到大家互相帮忙的场面了。那一丘丘明晃晃的有水的稻田,一次次出现在梦中,挥之不去。
俗话说:“壮族住水头,瑶族住箐头,苗族住山头”。苗族住山头是好养牛马,瑶族住箐头是好种蓝靛生姜,壮族住水头是好种水稻和养鹅鸭。种稻离不开水。壮族人民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注意保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早在清道光四年(1824年)冬月,汤盆的寨老——布英、布正、博胖等14人,在村旁刻立了一块护林“告白碑”载:“尝闻育人才者,莫先于培风水;培风水者,莫先于禁山林。夫山林关系风水,而风水亦关乎人才也。爱稽我寨世居此土,前者人文蔚起,物亦繁昌。盖因林木俺映,山水深密,而人才于是乎振焉。今者人文衰败,物类调零,此皆无耻之徒、不知山林所系风俗、人才之攸关,而斧斤时入,盗砍前后左右山林树株,则树株败……”出自小山村壮族寨老心声的“告白碑”,在180多年前就知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既较好地论述人与林业生态的辩证关系,痛斥破坏森林的人是“无耻之徒”。同时,在“触目寒心”中又制定了保护森林的有效措施。由于早有环保意识,加之有效的管理保护措施,县境壮族聚居地区,也即稻谷主产区的莲峰、旧莫、者免、者太、底圩、坝美、莓堡等乡镇4000余平方公里中、50%的大地在1950年前俺映在森林中。由于森林植被高,水资源十分丰富,对稻作的耕耘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
为有效进行“那”的耕作,保证稻谷丰收,壮族人民发明了天车、龙骨车等提水工具,兴修了许多水坝、水塘、沟渠。这些古老的工具和水利设施至今仍为“那”供水,保证了稻谷的稳产高产。水稻的耕耘、管理、收获均有严格的节令要求,壮族先民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适应稻作自然规律的谚语。“夏至栽秧大穗吊,小满栽秧压断腰;芒种栽秧能保产,夏至栽秧轻飘飘。”这说的是遵守节令。“二月清明莫上前,三月清明莫落后”这是说春天就要播种了,告诫人们农历二月清明多有倒春寒,不宜播种育秧。“六月秋减半收,七月秋满满收。”这说的是夏季的中耕管理,警示人们农历六月立秋,是病虫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年景,需早有准备,储粮备荒,多到田间观察,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九黄十收满满收,颗粒入仓吃不愁。”这是说秋季收获,它提醒人们谷黄九成即要收割,否则,到了枯黄易抛撒,收割后要及时晒干扬净早入仓,防止霉变、鼠雀遭踏浪费。“立冬之后虫入眠,大雪之前翻冬田。”这说的是冬季,提示人们“立冬”节令后气候渐寒,各种害虫冬眠在土层中,在霜雪降临前进行冬翻,将躲藏在土层中冬眠的害虫翻出地面,让霜雪冻死,减少来年虫害。
牛,是从事稻作耕耘的重要生产力,壮族人民十分爱护和怜恤,广南县莲城镇的土著壮族在古代就有为牛过节的习俗,并将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定为牛王节,在治所中心(今十字街)祭祀,明代迁往县城南郊的牛王庙神台上塑有一头大水牛进行祭奉。每在牛王节的前后三天,壮民们不使用耕牛去劳役,不打骂耕牛,还用腊肉等喂食耕牛。牛王节这天,许多壮族农民带着供品、香纸到牛王庙祭奉。牛王节的活动延袭至今,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变化,对稻田的耕作已由机耕逐步代替牛耕,耕牛数量的减少,习俗逐步淡化,到庙的人流、香火已不如昔之旺。
每当农历七月下旬,壮族农民们种植的水稻——糯谷已有十之六七成熟时,用木梳将稻粒梳下装在竹箩里挑回家中,用铁锅炒熟(熟而不脆),待冷却后用碓轻舂脱壳,再簸筛去壳后方可食用。经碓舂压、除去外壳,尚有部分内皮(俗称衣胞)附在扁米上。拌着破成粉的衣胞皮,人们品尝慢嚼时,清香可口、别有风味的美食,让人赞不绝口。这是壮族十分古老的稻作节日之一,出自何时无考,但清代乾隆年间已有诗词盛赞云:“芳畴六七稻先黄,木叶新包扁米香;比似精新仙饭好,桃花渡口饷刘郎。”
许多与稻作有关的歌谣如风生水起。如“大田栽秧沟对沟,勒少勒昌各一丘;盼望老天下大雨,冲垮埂子做一丘。”“一块大田弯又弯,一头有水一头干;有水那头栽糯稻,无水这边种牡丹。”“一把犁头两面快,犁起田来两边翻;那个小妹嫁给我,吃完前仓后仓在。”“四月里来水汪汪,手牵牛儿去插秧;有夫之人秧插完,丧夫之妇田丢荒。” (作者:王开、曾昭富)
桫椤林能历经数亿年而存续到今天,得了日月的精华,聚了天地之灵气的,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一份特殊馈赠,是古老地球留给我们的一份特殊礼物。
桫椤林:从白垩纪美丽到今天
说起来,桫椤算是当今地球上植物群落中最古老的成员了。桫椤又叫树蕨、剌桫椤、龙骨木等,是距今四亿一千万年前的白垩纪就有的,比动物界霸主恐龙还早一亿五千万年出现的植物,它与鳞木、封印木一同问世,是第四冰川破坏后遗存下来的物种,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桫椤的古老生命经历了寒冷的冰川期,挺过了荒凉的后白垩纪,见证了地球板块的大裂变、大飘移,经历了地球上陆地隆起、山系形成、海水进退和气候变化等古地理的变迁,有“活化石”的美誉,在我国被视为国宝,位列国家八种一级保护植物之首,可见其生命力那惊世骇俗的强韧,是其它物种难以望其项背,难以企及的。
桫椤是蕨类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髓部和内茎汁液可入药,称龙骨风、飞天蠄蟧等,具有驱风祛湿、活血化瘀、祛痛化积、强壮筋骨、清热止咳等功效,而且对慢性、女性、皮肤、肠道等疑难杂症有着特殊的疗效,对牛瘟也有很大的治疗作用;茎杆髓部富含淀粉,可以提取替代食品;茎部干后称蛇木,可制蛇木板、蛇木柱;通气性、排气性良好的蛇木屑可以用来栽培兰花,其丰富的有机钾活性菌能够有效增加兰花叶艺的变化,促进兰花植株的茁壮成长。可以说,桫椤浑身都是宝,是大自然历经数亿年而留给人类的财富。但是,桫椤同时又是发育程度极低的植物种类,它不开花,不结果,繁殖全靠其叶背呈浅黄色的孢子群,当孢子成熟后就会自然脱落,随风飘散,要落到适宜的土壤里才能长一棵新树,而且生长缓慢,要长大成林极为不易。
目前,桫椤仅存于热带、亚热带的潮湿山地里,喜欢山沟、溪边等阳光丰富,水份充足的地方,在我国生长的最高纬度也就是北纬30.5C的四川省邻水县,对土壤、气候等生存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虽然说现在在我国广州、香港的植物园中有栽培,成都生物研究所也已用组织培养法对桫椤育苗成功。但是,桫椤的野外群落能历经数亿年而存续到今天,仍是得了日月的精华,聚了天地之灵气的,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一份特殊馈赠,是古老地球留给我们的一份特殊礼物。
应了伟人毛泽东“无限风光在险峰”那句话,去小理松、小理现的旅程是一趟苦不堪言的旅程。在根本没有路的地方跋涉了近三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安阿丫口,全部人马都已疲惫至极,一屁股坐在腐叶很厚的地上,每个人都像到了旱地的一条鱼,大张着嘴,喘得上气不接下气。
小理松和小理现位于广南县与广西西林县交界处人迹罕至的地方,仅云南这一侧就有近三十万亩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小理松和小理现就藏在这片原始森林的深处,即使没有植物界活化石——桫椤群的分布,仅凭隐藏在原始森林中,外界对其知之甚少这一点,小理松、小理现就很神秘,就值得探访。
山太高,林也太密,所以我们的目光只能看到很近的景物,当桫椤树出现的时候,我们已经钻到桫椤树脚了。这其实只是桫椤林的边沿,当时我们刚转过一道山梁,钻入一条林子很大,也很潮湿的箐沟,走在前面抬着长刀砍路的护林员老陆突然停了下来,说:你们看,桫椤!他这一喊,我们才抬头一望,我的天!就在我们置身的箐沟里,上面十来棵四、五米高的桫椤很是伟岸地站在灌木和杂草丛中,褐色的树干上有密密的短短的剌,鱼鳞一般的颈柄,一层层有规律地往上摞,随着颈柄的向上攀升,形成了笔直的树干,到了接近顶端的地方,有几片枯干了的叶片垂吊下来,在一阵又一阵的山风中摇摆,一些细细的绒须则顺着树干垂向地面,仿佛正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诉说着时间的苍桑。而最顶端,则是三、五片不等的叶片横斜而出,长约两、三米,每柄叶扇上都有许多细而长的嫩绿叶子,叶背上有一排排布局规整的浅黄色孢点,这些桫椤孕育种子的孢子,单一的,对叶片形成了色彩的点缀,从整体来看,又对整个植株形成了天然的装饰。这些叶扇疏密有致,各自伸展开来,就形成了圆圆的一圈,在亚热带的强烈阳光下,形成了能够遮阴蔽热的绿色巨伞,让人看了心里顿生凉意,一身清爽。而我们所处位置的下方,桫椤树则更多,大约不少于二十棵,从上往下看,没于树丛中的树干是看不到了,但从这样的方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舒展开的叶片像是一支支伸得很开的巨手,正热情而不失衿持欢迎我们的到来,从整体上看,树冠张开的诸多叶片,又像一顶倒着摆放的壮家妇女下田时人人都戴的亮篾帽,只是这个“篾帽”要比平常的大得多,颜色也不相同,壮家女人们戴的篾帽是黄色的,而倒顶在桫椤树尖上的“篾帽”则是绿色的,而且这绿还是分层次的,靠近树干的叶柄上生出的叶子,是油绿的,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绿得深沉丰富,而越往叶柄顶部的叶子,则是嫩绿的,到了顶端,是一种近似鹅黄的绿,这种绿,绿得明亮清丽。
最为绝妙的是,每一棵桫椤树上的最顶端,都从树干的最中心生出一枝嫩枝,这嫩枝或半开或闭合,半开的像手指撮着的手掌,还未完全伸展开的叶尖卷成球状,叶面泛白,毛绒绒的;仍闭合的则卷成一个个问号,只是这些“问号”顶端弯曲的部分不是空心的,而是很有规律地卷成实心的蜗牛状,煞是可爱。这些尚未展开的“问号”上的绒毛不是白色的,而是褐色的,与已经半展开的那些叶片上的绒毛相比,显得要粗大结实得多,一棵棵很显眼地剌立着,把整个嫩叶严严实实地包裹着,让你无论从哪个角度伸手,都休想直接触摸到嫩叶的核心部分。我知道,桫椤的嫩叶长成这个样子,完全是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那密密麻麻的剌状物可防害虫的侵袭,而卷起来的叶片则可以使珍贵的水份不会过多地散失,以便它在需要展开的时候长得更加茁壮。这大概也就是桫椤历经几亿年的时光而活成了地球上最为古老的植物物种,其它同时代的物种已经灰飞烟灭,连在历史的尘埃里都很难找到了,它却越活越旺盛的诀窍所在了吧?
桫椤树除了在云南、贵州有少量发现以外,在我国的四川、广东、福建、海南、台湾、西藏的山南地区和日本、新西兰、南太平洋岛屿上也有分布,在新西兰还被定为国花。桫椤树生长缓慢,有说一百年也就长一至二寸的,也有说一千年才长两厘米的,虽然理论上说最高的树可长到20米,但普遍的树高也就三至八米。在广南,在小理松和小理现的这片原始森林里,我们竟然亲眼看到了十多米高的,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太令人振奋了。看来,仅凭这一点,广南这个地方就不同凡响,难怪这块土地这般丰沃,历史上才会有句町国这样的古老文明出现。
民间传说中,关于羊吃了百草,但终因没有吃到桫椤树叶,所以到死都眼睁睁地望着月宫里的那棵桫椤树而不瞑目的故事。我想小理松、小理现这一带水的羊大概会是一个例外,它们天天生活在桫椤林里,吃下的桫椤叶肯定不少,死了肯定是能够瞑目的了,它们是世界上极少数能够没有遗憾地幸福死去的羊。但愿这一带水永远都没有一只羊才好,没有了它们的存在,桫椤才会更加活得安全。我真的为小理松、小理现的桫椤林,甚至为全天下的桫椤林能够从遥远的白垩纪一直美丽到今天,但愿它们还能像以前那样美丽下去?(作者:张邦兴)
铜鼓是万物之灵,是可以向上苍传递人们意愿的神器,敲响铜鼓,跳起铜鼓舞,一切都会随人的愿望而实现。铜鼓文化包含原始宗教、生产劳作、技能传授、岁时历法以及社会生产发展历程等内容。这是生命的铜鼓,是民族的灵魂。
竞渡铜鼓——活着的“宁董”
铜鼓,壮语称作“宁董”。
云南著名专家何正廷认为,铜鼓是壮族根据本民族的意识和习俗精心制成的,融入了壮族的三元宇宙观念和万物分公母的哲学思维,它由炊具发展而成集重器、礼器、神器和乐器于一体的多功能青铜器,有一套完备的文化体系,从而成了壮族祖宗基业的标志,后代命脉所出、精神所在的心灵圣殿。
铜鼓是铜釜演变而成的。就其功能而论,它首先作为特殊炊具使用,即作为装备军队专门解决战时用餐问题的“行军锅”,因为当时的铜釜还属于十分昂贵的高科技产品,不可作为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具。这可以从史籍有关滇、句町、夜郎和骆越的战争,以及东汉马援征南“得骆越铜鼓”的各种记载中找到答案。由于敲击铜釜发出的响声宏亮而且传得很远,可以用于报讯集众,于是逐渐演变成了铜鼓。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按本民族意识和习俗要求而精心打造成的铜鼓,便成了“国之重器”、礼器、神器和乐器。之所以称其为“重器”,是因为它象征着权力与财富,拥有它便“极为豪雄”,能集众称王,震慑四方,以致“群情推服”;它价值千金,一鼓“可易千牛”,“获鼓胜获十万军”。之所以称其为“礼器”,是因为壮族在祭祀、祝捷、征战、朝聘、宴享、迎宾等重要活动中都要使用它。
它还被神格化而具有宗教属性,成为天地神灵的集合体和人神沟通的宝器,故史籍载:“夷僚……击铜鼓、沙锣以祀鬼神”;民间传说它还具有驱邪除恶的本领,特别能镇“鳄精”(蛟龙);因此人们都认为,通过它可以冲刷心灵的痛苦和烦恼,获得吉祥的慰藉;还可以表达心愿和诚意,并祈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国泰民安。而且,每逢婚丧庆典或重大节日,壮族都要敲击铜鼓,奏乐起舞,以示“天地自然和谐相生,人文情怀长存不息”,并表达对和平幸福生活的追求。
有人说,文化是民族生命衍生序列中最深远、最核心的基因,这些基因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建构模式的抉择。从广南小尖山古墓群出土的大量铜器来看,古代广南铜矿资源比较丰富,早在战国时代,铸铜技术就比较成熟,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古代广南铜鼓文化乃至整个青铜文化的问世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所以广南出土和传承铜鼓较多。
实际上,在壮家人的心目中,铜鼓是祖宗留给自己的文化根基及精神家园。
《魏书》卷三百六十九的《獠传》载:“俚獠制铜鼓。文中所说:(獠)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爨。”国家民委编纂的《壮族简史》 称:“壮族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
《后汉书·马援列传》中载:东汉初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得“骆越铜鼓”,其事就发生在古句町国广南境内。
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卷上说:“炉铸之妙,实为奇巧。击之响亮,不为下鸣 。”
清乾隆《开化府志》就有“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的记载。道光二十八年,署知府李熙龄作《铜鼓遗珍》诗句“伏波遗鼓制弥工,斑剥何曾蚀雨风,异代珍为夷俗乐,当年铸就汉家铜。摩挲遥想销兵气,歌唱长思立柱功,不朽勋名谁继美,千秋寄迹武侯同”。
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造型夸张、雄强、有力、庄重耐看。鼓胸、鼓腰也配有许多具有浓郁装饰性的绘画图案。鼓足则空留素底,造成一种疏密、虚实相间,相得益彰的效果。
广南目前已出土和经调查注册登记的37面铜鼓中,早、中、晚期类型皆有。其中万家坝型2面,石寨山型1面,冷水冲型2面,遵义型3面,麻江型29面,除石寨山型阿章“竞渡鼓”收藏在云南省博物馆1面外,万家坝型沙果Ⅰ、Ⅱ号鼓收藏在广南民族博物馆,遵义型新发寨鼓、麻江型底先鼓各一面收藏在文山州博物馆外,其他30多面仍传承在壮、彝民族民间中。沙果I、Ⅱ号鼓、阿章鼓和者克鼓为出土鼓,其余为传世鼓。沙果I、Ⅱ号鼓分别于1985年4月、1983年3月在五珠乡沙果壮族村后山南、北坡上发现。经测定,Ⅰ号鼓早于Ⅱ号鼓,均属春秋中期遗物。属广南最古老的铜鼓,可进入世界上最早的18面铜鼓之列。
铜鼓最早用作炊具,古代南方民族亦做为礼器,是权力的象征。广南铜鼓被视为吉祥之物,平时妥善保存,遇隆重节日或婚丧礼仪才击鼓而舞。据《唐书·南蛮列传》载:“击铜鼓,吹木角,歌舞为乐。”明代《蜀中风俗记》载:“马湖之夷,岁暮百十为群,击铜鼓歌舞,饮酒穹昼夜以为乐。”“婚姻以牛、酒为聘……会聚击铜鼓,吹角。”“丧葬击鼓唱歌,男女围尸跳跃,举哀而散……”
广南铜鼓舞是古代壮、彝民族融合的文化产物。民间口传古时候壮族(濮侬支系)开发特磨道(广南)地区,对彝族推行“同化”策略,致使两族文化相互渗透,铜鼓舞便在这一地区的两个民族中流传。约在春秋时期,在以广南县为中心的滇、桂、黔三省(区)边缘交界地带活跃着一支句町部族,濮僚群体的一支。青铜时代,句町濮人制造使用、敬畏、崇拜铜鼓。罗香林《古代百越文化考》说:“古代越族文化之最令人注意者,为铜鼓之制作与使用。而越族制作铜鼓,又以骆越为最盛,故又称骆铜鼓。”“古代越人铸造铜鼓之用意,……大要皆谓其为首领所拥以示其有号召群众之方,并与为赛会娱神驱疾逐鬼祈福之用者。”
《广南府志·古迹》有:“花土僚……自正月至二月击铜鼓跳舞为乐,谓之过小年。”
乾隆年间,广南举人陈龙章的《铜鼓》诗:“咚咚铜鼓响曾修,祭赛六郎信有求(壮族以祭六郎为名,实为祭侬智高),夜静人家声寂寂,恐惊车马待神游。”
道光年间,两位广南知府董国华、李熙龄分别有《铜鼓铭并序》、《铜鼓遗珍》文、诗赞颂壮族珍视铜鼓的习俗。
广南壮族、彝族铜鼓舞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舞蹈风采独特,本民族热爱,为各民族所喜闻乐见。2006年5月20日,铜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铜鼓舞主要流传于者兔乡、底圩乡、者太乡、珠琳镇、旧莫乡、那洒镇的部分村寨;彝族铜鼓舞流传于八宝镇、黑支果乡、杨柳井乡的部份村寨。彝族认为铜鼓是万物之灵,是可以向上苍传递人们意愿的神器;壮族则认为铜鼓专为村寨降妖驱邪。敲响铜鼓、跳起铜鼓舞,一切都会随人的愿望而实现。其中壮族活动示范点两个:广南县那洒镇贵马村、者兔乡里玉村;彝族活动示范点两个:广南县八宝镇里洒村。一种以人群形体、动作维系“存活”的铜鼓文化竟然包含原始宗教、生产劳作、技能传授、岁时历法以及社会生产发展历程等内容。这是生命的铜鼓,是民族的灵魂,真是各乡各俗,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作者:兰天明)
“句町礼乐”一直在民间传唱,久经不衰,像《折桂令》、《老卦调》、《仙家乐》、《清河颂》等曲调,都是为礼仪性的迎来送往演奏而增添热闹气氛,演奏人员大都是东拼西凑的民间艺人,而民间流传的也仅仅是为红白喜庆之用,犹如化石一般埋藏在民间。
乐声悠扬响到今
句町故地广南,与古滇国、夜郎国齐名。
“句町礼乐”是古代广南人将“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的教化体系,它们的本义,不过是以礼为教、以乐为教。其传入年代久远,最初流行于祖国西南地区时就被文昌帝君“占为已有”,变为资治教化的科仪音乐,即洞经音乐。而流入句町大地的洞经音乐 “入乡随俗”,变成了具有本地风格的“外来”艺术。
“句町礼乐”属于古代文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宋时期,广南已高度重视对先进文化的吸收和传播,普遍兴起了祭拜“文昌”的文化活动。
到了元明时期,产生了与文昌文化相适应的礼乐祭祀律矩。谈演古韵,推行礼乐,是古代广南安抚百姓,教化夷民的一个有效的政治手段。
明朝中期,中央集权推行儒学、道教、佛教,到广南任知府的“流官”纷纷赴任,并大兴文化教育,莲郡古城先后建有青莲书院、莲峰书院、培风书院、莲城考舍,以及太阳庙(护国寺)、先农坛(三皇宫)”、土主庙(句町王庙)、三英庙和文庙等45座寺观庙和书院内以洞经韵律的形式传颂经教亦蔚然成风。
“句町礼乐”是以官府为主导,以平民阶级为主体,以黉宫、学校为阵地,以拜会谈演为途径,以科仪考试为手段,以教化平民为宗旨,以登科中举为目标,兼容了政治性、严肃性、普及性、广泛性、艺术性为一体的高雅文化教育。《广南府志》载:“广南为夷地,元明代率听土司,世治其民,国朝始设流官,建黉宫,立学校。虽椎鲁之氓,莫不饰官带,诵诗书,兴礼乐”。而石雕刻于原文昌宫内(现城区一小)反映“壮族礼乐”的:“地留福壤,乐育英才” 是广南历史文化的见证。
“句町礼乐”一直发挥着“重廉洁,崇礼仪,改邪从正,醒愚蒙而鼓良善”的教化作用。清嘉庆年间,在广南府人口较为密集的村寨都有礼乐队。“大而通都剧邑,小而通水山隅”。广南地方的礼乐活动,过去一般以三五寨为一个行政村组成一个演奏群体。邻里有年节红白喜事,大家相会娱乐。逢当地官府首领(近代土司)重大盛典,境内乐伍汇集府上奏乐恭贺,并载歌载舞为乐。迄今为止,分布在乡村的礼乐洞经队共有600余支,10000多人。而且85%以上的艺人都是壮族。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广南的“句町礼乐”增添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以壮族为主体的地域风格,音乐曲牌调式较多,现已整理成册的曲子就有100多支。
“句町礼乐”所使用的乐器中,有古老的铜鼓,其声古朴、高亢、浑厚、圆润;有马骨胡、牛角号、竹筒号等。这些乐器的的使用,凸显了音乐的地方化、民族化等独道的艺术特征。有了这些乐器,音乐本身的阳刚之气,阴柔之美均被一一的展现出来。“句町礼乐”由女子艺人承担了首座、副座等主要职责,而且女子唱腔占据谈演主流。
“句町礼乐”的基本特点是:一、流传广泛,各地(大村寨)各民族都有传袭。同一曲调被多民族用多种乐器演奏。二、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调式俱全,而各种调式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最罕见的角调式在这里比较突出。三、曲调丰富,据调查发现,全县境内有上百支不同的曲目。四、曲调旋律古朴,节奏、节拍变化自由;乐句句式不太规则,音程跨度较大,乐曲短小,富于叙述性的歌唱。五、使用乐器无禁限,凡民间有的乐器都可以利用演奏。其所用乐器中最古老最独特的有两种:一是“马骨胡”,句町先民擅长养马,于是用马的大腿骨制作琴筒,故此得名马骨胡;另外一种是富有神间仙乐色彩,被当作神物供奉的铜鼓,是句町特有的。
“句町礼乐”一直在民间传唱久经不衰,流传下来的演唱曲调有《折桂令》、《老挂调》、《仙家乐》、《清河颂》等五六十个曲调。都是为礼仪性的迎来送往演奏而增添热闹气氛,演奏人员大都是东拼西凑的民间艺人,而民间流传的也仅仅是为红白喜庆之用,犹如化石一般埋藏在民间。
广南的“句町礼乐”,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壮、傣、老、泰民族群体间友好往来的感情基础和加强联系的重要纽带。现在,人类寻根的意识越来越强烈,随着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高度重视及振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不断加强,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开始把目光投向广南,特别是云南桥头堡建设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云南通往华南沿海地区立体交通网络的逐步形成,“句町礼乐”必将为做大做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出应有“音乐之声”!(作者:兰天明)
广南牧宜木椁墓极具楚文化墓葬的风格。从出土的青铜器、漆木耳杯、木雕车马器、五铢钱币等器物的形状、纹饰和质地看,应为汉代最典型的用具。从其规模、造型等分析,推断墓葬年代为汉代,上限为西汉,下限不晚于东汉时期。墓主应是地方头领或具有很高政治、经济地位的王、侯。
句町汉墓重见天
2007年9月,广南县境内因多日大雨,该县黑支果乡牡宜村白龙坡坡顶塌陷,暴露出一古代墓穴,墓穴中发现陶罐等文物。该古墓系汉代木椁墓。经调查得知,墓葬位于黑支果乡牡宜村委会白龙坡。暴露的墓葬位于北纬23°41.203′、东经105°11.458′,海拔1557米,北距县城48/千米,南距黑支果乡政府所在地8千米。
从残存的部分堆土情况判断,原封土高约1.4米,封土堆底径约10.6米。经清理,墓坑口长5.1米、宽4.2米、深2.9米。椁室长4.46米、宽2.8米、高2米。椁室用七块长2.8米、宽0.5~0.8米、厚0.2米的木板为顶盖,其中两块板已塌陷。椁室内靠西端用木板搭成一台板,木台高0.64米。木台上靠西端椁室,两块高0.22米的横置木块上放置头箱,头箱长2.1米、宽0.84米、高0.66米。头箱用整段树木抠成方凹槽,两头为插板,头箱的东北角,有一人为锯开的0.3×0.3米见方开口,清理时头箱内空无一物,仅从底板面发现数枚“五铢”钱。椁室底板用六块厚约10厘米木板铺垫。因遭两次盗掘,在清理椁室内塌陷泥土和被翻动过的泥土中发现少量随葬品。
《庄子·天子篇》、《荀子·礼论篇》说:“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广南县牡宜汉墓,墓葬规模较大,无墓道,墓室分三层,距地面1.2米,长5.1米,宽4.2米,高1.95米。整个木椁用材粗大,四周椁板均用三块整木完成,每块高60厘米,头箱用整段树木抠成方凹槽,两头为插板,木椁四周采用填塞膏泥的做法。葬法极具楚文化墓葬风格。由于该墓早年被盗,一些有价值的遗物已荡然无存,清理出的竹简也是残缺不全,字迹模糊,只留下只言片语,可辨识者有“××三枚”、“××三枝”、“王笏一”等字样,由此判断木牍记录着各种随葬品的名称和数量。根据《仪礼·既夕礼》“书遣于册”的记载,可以称之为“遣策”。金属器出土较少,有锡合金鼎、锡合金鸡形壶、锡合金盘、铜灯、铜钵、五铢钱等,器物大部分已残损,五铢钱更是锈蚀严重,残片中仅辩认出“五”及“铢”字;锡合金盘,器底有绳辫形浅圈足,内有“柿蒂纹”。柿蒂纹起源极早,多见于战国的玉器,汉代也是常见的纹饰。《西阳杂俎》一书谓:“木中根固,柿为最。”寓意坚固、结实,并有吉祥如意的含义。
漆木器是该墓的一个亮点,因被台板和头箱盖板掩盖得以保存。清理出的八件漆木耳杯,大多已残损,仅有一件保存较为完整;另有几件漆抬盘,一漆勺和一些漆器残片。从工艺上看这些漆木器制作精巧,色彩鲜艳,花纹优美,是当时最尊贵的日用器物。由于漆器珍贵,所以当时的贵族和官僚们往往在漆器上书写姓氏或官爵之类的文字,作为所有权的标志。整理发现有5件漆木耳杯的侧面或底部朱书“王×”字样,1件似“王侯”字样,另4件,有意见认为疑似“王承”字样。从字迹观察,书写风格基本一致;“王”字,五件均较为清晰,疑为与某代句町王、侯有关。
出土的器物中还有一木雕车马。木马用木分段雕刻而成,复原后,其中马头两块(马耳已失),马颈及胸一块;马身及腚一块;马尾一块;马四肢共七块。木雕马膘肥体壮,昂首,似咧嘴嘶鸣,马尾向上扬起,尾尖部形似一球状。总体观察,该木雕马与西汉墓出土陶马、铜马极其相似,特别是马嘴部、尾部基本无异。车马器为木制,残损已无法复原。另还有一木制摇钱树和一木雕案,摇钱树形似根雕,分四段雕刻而成,仅存主干,枝丫已失。这种木制摇钱树在墓中出土极为少见。长方形木雕案,四边突起,案中从左至右纵向分4格,靠案边一格又分割成2格;紧靠纵格边,从上到下分4横格,最下一格又一分为二。整个案纵横共分10格,型制相似现代的“快餐盘”。有人认为应是盛装食物的祭盘,只是时间长了,食物已炭化或已消失。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此皆椎髻,耕田,有邑聚。” 又载:“文齐为益州太守,造陂池,垦田二千余顷。”此记载说明,在当时诸部落王国中,垦田已引起相当重视,人们已掌握灌溉稻田的技术。句町王禹、漏卧侯俞一次向汉王朝军队“入粟千斛、牛羊劳吏士”的记载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外,还发现一些大麻的种子,可知,当时人们已能熟练掌握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陶器,均为几何印纹硬陶,器型有缸、罐。“几何印纹陶”是“百越文化”的标志性器物,其纹饰为网纹、米字纹、花瓣纹、圆瓣纹等,早期分布于闽、浙、赣、粤等地。汉时,几何印纹陶的制作技术已传入该地区。如牡宜汉墓出土了完整的几何印纹陶器,并且这一技术一直延续至今。几何印纹陶的出现,有可能证实在稍晚的时候(西汉时期)百越民族的一部分进入了该地区;也可能仅是一种技术的传入。广南牡宜汉墓均显示出汉文化特点。唯铜鼓及制陶业是区别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差别的物证。
广南牧宜木椁墓的葬法极具楚文化墓葬的风格。从出土的青铜器、漆木耳杯、木雕车马器、五铢钱币等器物的形状、纹饰和质地看,应为汉代最典型的用具。从其规模、造型等分析,推断墓葬年代为汉代,上限为西汉,下限不晚于东汉时期。墓主应是地方头领或具有很高政治、经济地位的王、侯。
距木椁墓约1.5公里的白崖脚,曾是阿章铜鼓的出土地。这是一处青铜时代(初判为战国—西汉时期)墓地。该墓地表仅有约10厘米厚耕土,耕土刮开即见器物,墓坑边线已模糊不清,仅存墓底残部。清理出铜釜2件、铜锛1件、铜钺1件、尖叶形铜锄1件、铁锸1件。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提耳铜釜,M1:4,釜口部对称两辫纹提耳,一耳上铸一骑马武士形象。另一耳塑像已失,仅残留两个焊接疤痕。骑马武士做工精细,形象生动。口径30.4厘米、高25.6厘米。综合阿章铜鼓的精美及该地陆续出土的其它器物。
史学界一般认为句町王的活动中心在广南一带。《华阳国志》:“句町县,故句町王国名也。其置自濮,王姓毋,汉时受封迄今。”句町王是西汉时期云南地区被汉王朝赐封的第二个王,受封时间是公元前82年汉昭帝时期。关于句町王的史料记载,实比滇王更多也更翔尽。《华阳国志》、《汉书》等都记载了几代句町王的事迹,从句町王与夜郎王、漏卧侯相互征战的情况来看,句町王的势力较滇王为大。
据《华阳国志》载“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益州廉头、姑缯等二十四县民反,水衡都尉吕辟胡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击破之。后三岁,姑缯复反,都尉吕辟胡击之,败绩。明年,遣大鸿胪田广明等大破之,斩首捕虏五万人,获畜产十余万头,富埒中国。封其渠帅亡波为句町王,以助击反者故也。广明赐爵邑。”《汉书·西南夷》载昭帝曰:“句町侯亡波率其邑君长人民击反者,斩首捕虏有功,立其亡波为句町王。”由此可见,句町被封王是在公元前82年的汉昭帝时,第一位句町王名“亡波”。
“成帝时(公元前32年—公元前8年),夜郎王兴与句町王禹、漏卧侯愈更相攻击。帝使太中大夫张匡持节和解之”。句町王“禹”所处之时与第一任王“亡波”立王的时间又过去了40余年,其间是否还存在一王,不得而知。有名有姓有史可查的第二个句町王为“禹”。
《汉书》载:“王莽篡位(公元9—20年),改汉制,贬句町以为侯。王邯怨恨,牂牁大尹周歆诈杀邯。邯弟承攻杀歆,州郡击之,不能服。”由是可知,在句町王“禹”之后二三十年,其王为“邯”,此为句町出现的第三个有名有姓的王。“邯”死后,其弟“承”应继王位(或侯位)。
关于句町国的治所范围,句町治所在广南一说更为可信。其一、《汉书·地理志》载:“句町,文象水东至增食入郁,又有卢唯水、来细水、伐水。”《水经·温水注》云:“温水又东迳增食县,有文象水注之,其水导源牂牁句町县。”方国瑜先生说:“郁水上游有左、右两江,右江源即西阳(洋)江”,“西阳(洋)江,源出广南之西北,经月关,汇广南、富宁诸水,入广西,经百色、田东等县为右江,至南宁与左江合流而下。”文象水为今广南、富宁县境内之西洋江。西洋江和驮娘江均发源于广南县者兔乡的九龙山,因山中淌出九条溪水而得名。1982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从秦汉到三国两晋的所有地图,也都把今之西洋江标定为文象水,把广南标定为句町县治的所在地。历史已逝,然西洋江水千百年来仍奔流不息,这是不变的事实,它一直见证着句町国的发展与兴衰。其二,《汉书·地理志》载:“句町国北部与夜郎(贵州西部)、漏卧、(今罗平、贵州兴义)相接,南部靠近进桑(河口、马关),西北与滇(昆明)、同并(弥勒)相邻,东与南越为邻。地处滇、夜郎、南越、交趾之间。……中心在广南,范围含广南、富宁,广西西林、隆林、百色等县市。”《汉书》、《华阳国志》载,成帝河平年间(公元前26年),夜郎王兴与句町王禹、漏卧侯俞,更举兵相攻。西汉廷派太中大夫张匡持节和解。兴等不从命,刻木象汉使,立道旁射之。后派金城司马陈立为牂牁太守,杀夜郎王兴,句町王禹、漏卧侯俞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劳吏士。由此可知,夜郎、句町、漏卧的大体位置和相近环境。从云南省青铜文化遗存分布图上可看出,漏卧侯势力区在夜郎、滇、句町三国的中间,东北面与夜郎接壤,西面与滇国相连,南面是句町王的势力区,句町国的东面有骆越国。在漏卧侯势力区内仅出现泸西石洞村青铜墓群,处于该区的中部。滇王势力区内的青铜墓地也多集中在该区的北边和南边。句町王势力区内的青铜墓地也多集中在南边,距夜郎和漏卧势力区较近的有广西的西林墓地。
从地域上分析,句町国所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滇国、夜郎国、骆越国这三大方国,都怀吞并“旁小邑”的野心。郑超雄先生在《壮族历史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一书中判断:“从西汉早期至西汉末期二百余年的历史中,句町国几乎都是伴着战争度过的。”因此,句町国建都在广南是可信的。
此次广南汉墓的发掘,在云南省有5个首次发现,一是木牍(遣册),二是木雕车马模型,三是黄釉陶,四是保存完好的漆木器耳杯,五是墓室中出现头箱(这是墓葬规格高的表现)。汉墓及白崖脚文物的出土,为研究句町王的活动范围以及当时的政治中心所在地,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研究方向。(作者:
广南侬氏土司始于元初,家族世袭继承,在清中期前是广南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政治、军事、民刑、钱粮大权,是中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世袭时间最长,统治历史最久的一个家族。
侬氏土司衙署
广南侬氏土司衙署,建于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至民国37年(1948年)世袭27世、673年。坐向仿历代皇宫坐北向南,占地1万余平方米,建筑宏伟,功能齐全,是中国壮族土司世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建筑群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统治当地人民的机构,世袭继承。
《云南通志·土司考》述:“滇之土官,肇于元而盛于明,清代固之。”《明史》亦有“广南土司”录。从有关历史考证,广南土司始于元初,侬氏家族世袭继承,在清中期前是广南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政治、军事、民刑、钱粮大权。
据史料考证,广南侬氏土司“肇于元而盛于明,清代固之”,由广南壮族侬氏家族世袭继承28代684年之久,(即公元1264—1948年)。掌握着东至广西西林县境300里,南至广西安土州300里,西至广西直隶州五槽界270里,北至罗平界300里,总面积约34万平方华里政治、军事、民刑、钱粮大权,是我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世袭时间最长,统治历史最久的一个家族。土司府实际上是个独立的小王朝,其军队编制36营,每营100人;将辖区分为“48牛”,“牛”相当于现在乡镇一级的政权机构。但在卫国保疆上,广南土司历来臣服于中央王朝,常“抵掌疆场、奔走御侮”,受中央王朝的器重。土司侬士贵还授正三品秩宣抚使。由此可知,为巩固封建王朝统治、维护边疆稳定、推动当地政治经济发展曾有过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
广南侬土司衙署位于县城北街,即现城区一小校园,座北向南。曾设有大小衙门,占地面积1.1万多平方米。衙署地势高敞,沿四道阶而上,分层次设大门、中门、三门。大门上竖一块“广南世袭清军府”直匾(现已无存)。距衙署前约40米正街心处原砌筑一堵青砖照壁,宽约6米,高约5米,壁下部为红砂条石砌筑,上浮雕花卉。大堂口置石狮一对,左侧设供告状人击鼓申诉的鼓棚。进门后第一台旁设监狱两间,代办房、签房等。第二台有东西书房、议事厅和大堂等。后设五凤楼和右上侧有土司家庙(称白马庙)等。
衙署深门重院,规模庞大。现有衙门议事厅尚为完好,系一幢七开间、歇山屋顶、抬梁式简易木构架,高9米,通面阔14.3米,进深21米,木柱42棵。用材浑圆粗大,屋宇宏伟,使人感到历史的厚重和悠久。建国后土司衙署一直作为城区一小校址,大部分建筑被拆毁或改修作它用,但整个衙署严谨的建筑布局风格仍十分清晰。
广南侬土司历来臣服于元明清三代封建王朝,向中央政权缴纳贡赋和服从中央王朝政府的调征。明、清两代土司都曾晋京向封建王朝朝贡,得到刺绣精美的丝绸制品及金银等赏赐。据侬土司家谱记载:“十四世祖侬应祖袭授同知职,崇祯十一年(1638年)调征凤克有功,加四品服。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反叛,命侬鹏征有功,康熙二十年(1681年)土官侬鹏率师追擒吴三桂大将夏国相于西板桥。二十世祖侬茂先于1883—1885年奉调赴越南,在中法战争中有功,赏戴花翎加四品衔”。由此可见,土司对“执掌疆场”、“奔走御侮”,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曾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广南侬土司共世袭27代,近700年历史。侬智高之裔侬郎恐任一世土司宣抚职。至1936年,云南省政府龙云以“全省土职尚未一律改流之际,广南土司似不必急于此时取消……准予仍袭原职,以示羁糜,而维边圉”为由,批准侬鼎和承袭土司,准许有五六名士兵作守卫,并保留一些田庄,准其继续收租,但已失去参政权力,此乃广南土司的最后世袭土官。其残存的收租上贡等制度,直到1948年边纵游击战争兴起,才彻底废除。
1997年文山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侬氏土司衙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干栏之上,炊烟凌空飞翔成一种生存姿势,圈住牛、马、猪、鸡。干栏之上的火塘温暖着壮家人的生存信念。
干栏之上更宜居
壮家是从水田里滋长出的民族,将村庄发芽在山腰或山沟里。房子的根须常常裸露在靠近山脚的河畔,干栏之上,炊烟凌空飞翔成一种生存姿势。
干栏圈住牛、马、猪、鸡,干栏之上的火塘温暖着壮家人智慧的凝固;是抗争贫苦与偏僻的自信之旗;是险山险水逼压的凝固了的生存信念。
风扫雨欺,岁月灰黑了它的容颜,但不改秉承水润山气而来的精魂,同壮家人一起守望千古日月。
广南壮族自古以建盖“干栏”式房屋居住著称。“干栏”式房屋依山傍水,从建筑布局、整体结构及其功能特征,反映了壮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干栏”据说是云南最古老的建筑形式之一。“干栏”又叫“壬栏”(壮语),“壬”是“家”的意思,“栏”即“干栏”是“楼房”之意。
《隋书·南蛮传》云:“古代南蛮随山洞而居,古所谓百越是也,其俗断发文身”。《太平御览·始学篇》卷载:“上古皆穴居,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今南方人巢居,北方人穴居,古之遗俗也。”这里所说的“巢居”,实际上就是指木楼式的“干栏”了。
关于干栏的史料记载甚多,《韩非子·五囊》云:“构木为巢以避群(兽)害。”《魏书·僚传》曰:“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
壮族世代承传着爱山、祭山、护山的传统,几乎每个村寨周围都留有整片古木参天的风水树林山地——“竜”,“竜”里都祭有树神(龙树),任何人都不能在风水树林里大小便,更不能随意砍伐,从而保存了大量的水源林;壮族还善于培植居住环境,喜欢在自家的房屋四周用竹子编成篱笆围圈,房前屋后栽种芭蕉、翠竹和果树,使周围绿地如茵,果木遮天,竹丛掩映。
壮族的祖先把护山守源提高到法与神共律的高度并承古至今,这样的民族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在他们的环保潜意识中:“有山就植树,有树能蓄水,有水养育人”的观念根深蒂固。民间流传有“壮族住水头、苗族住山头、彝族住箐头、汉族住街头”之说。
千百年来,择田畴坝区或河畔而居的广南壮族,形成了“积木而栖,位居其上”住房模式。干栏式房屋是广南壮族传统建筑形式之一,由于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境内一部分地区,如东南部的八宝、南屏、黑支果、篆角、珠街、那洒等乡镇的壮族,因建筑需用木材来源缺乏,只好建盖与汉族相近似的木架土垒结构房屋而居;而西北部的莲城那伦、者兔、珠琳、者太、底圩、坝美等乡镇,因森林覆盖面广、建筑材料资源丰富,相应地建盖木结构全楼和半楼居两种房屋形式。全楼居最为古朴、轻巧,能反映出地方民族特色和别致优美的建造风格。
这种楼房一般面阔12米,进深8米,高6米左右,一背四面坡,一般为三柱落脚、七柱落脚、九柱落脚不等的纯木料结构吊脚楼房,青瓦或茅草覆盖。开三间,内为三层,底层用于堆放柴草、舂碓、推磨、喂养畜禽;中层为人居,距离地面1.8米,铺设木板,干燥防潮,客厅、厨房、寝室均设于此;那伦、者兔、者太、底圩一带在二楼建灶砌火塘,火塘上面吊一竹篥,用作熏烤潮湿物品。顶层存放粮食、挂腊肉和其它食物。通风良好、不易发霉.房屋两端向外延建偏厦,以增加房屋使用面积,并起到保护主房两头板壁免遭日晒雨淋的作用。每边偏厦为三分之二个开间,多作卧室和布置年轻姑娘精致的闺房等。大门前左右屋檐建凉台或吊脚长廊,供妇女做针线活和夏天乘凉闲谈,楼梯设屋外正中或左右侧,为上楼之用(中层)。左右开间设有小窗口,屋内光线暗淡。全屋共24根圆柱,纵横使用通枋把柱穿连为排柱,房屋的四壁全用标准的木板装栏。整个建筑精巧别致,干燥通风,便于看管畜禽和防贼盗,古时极有利于抵御野兽的侵袭,居住非常舒适。建筑盛行,历史悠久,排列整齐,有纯朴和谐之美。
广南壮族建房朝向讲究阴阳五行相配,一般择北向南,朝向吉利,前方宽阔开朗的地势。另外,壮族建房,从伐木选料、择址动土、划线开挖、立柱上梁到落成迁居,均有一套较为讲究的传统习俗。在建筑风格上,少数人家有厢房(耳房)、前房成走马转角楼四合院;富裕人家比较讲究,楼梯用石条砌,两边有石飘带装饰;楼梯口看台两侧有两根雕饰廊柱和花栏,有的板壁雕饰花鸟虫鱼等图案。历代壮族首领受中央册封为王、候、土司或达官贵人,其官邸建筑也是干栏连环布局为若干相通的走马转阁楼,更显舒适、安全而又气派。在摆设上,房屋的正堂屋(中层),大门正对面为神台,上祭“天地国亲师”位,左为祖宗牌位,右为“司命灶君神”位。设神龛,下为土地神位,摆八仙桌。靠板壁处各有两条长条凳(春凳)。在村寨中,一般都建有寨门,河道上则建有风雨桥,有的还建有祠、庙、亭、塔,蔚为壮观。
广南壮族为什么屋宇建造大都以干栏结构为主,就其原因:一是壮族多聚居崎岖山区和山间河谷地带,地势陡峭,水资源丰富,村寨大都落建于半山腰,节省或少占耕地。二是大部分村寨均居于山间或河谷地带,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干栏可以通风排热,避免潮气;三是广南地处云、桂、黔三省区交界处,旧时盗匪猖獗,干栏可以观察外部四周,预防匪徒侵扰;四是楼下饲养畜禽,既防盗又方便管理喂养;五是晚上害怕盗匪和野兽,不敢出门,大小便可以从楼上向下排泄,楼下畜禽可以吃掉,清除污秽;六是森林资源丰富,能就地取材、各取所需。干栏建筑的突出特点是铆隼结构,这是世界著名的一种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现今干栏民居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消失。在国内,成乡连片的干栏建筑已经寥寥无几,因而句町故地—广南的干栏建筑显得弥足珍贵。
干栏民居建筑对文化旅游的作用。广南壮族干栏式或麻栏式民居建筑以及体现着壮族民居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古建筑,称得上是中国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朵朵奇葩。壮族自称为稻作和水的民族,壮族占水头,依山建寨,傍水盖屋,这不但反映出壮族居住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生活习性。更主要是体现出了壮族传统民俗文化其真实性得以延续的文化内涵。随着旅游业向深度推进和广度开发,“农家乐、生态农业、民族文化生态村观光”等不断拓展,壮族村寨也将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以,游壮乡、赏壮语、品壮味、穿壮服、住壮居,参与壮民俗文化活动等等,都将会令游客感到时髦。故而,在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建设规划的过程,应该在参照、继承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改造,使之既尊重传统,又体现科学合理布局,既突出壮族特色,又吸收创新。房屋建筑要配有耳房、翘角、望楼和晒排等;并在村口建有寨门、栽有榕树,在河道上修有风雨桥、石孔桥、水车和栽有竹子,村寨周围建有祠、庙、亭、塔等,以其特有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向世人展示壮族的发展历史、文化心理、伦理道德和审美意识。
干栏民居建筑是构建同体族群和谐友好的象征和标志。句町濮人是壮、傣、老、泰等民族的共同祖先,他们至今仍保留着诸多的原生同源词和相对稳定的原生态文化和干栏式或麻栏式民居建筑以及体现着壮族民居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古建筑,这些传承的民族文化遗产凝结着民族群体深厚的情结。
在古句町国内,祭祀和战争都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杀牛祭祀既是社祭,也是国之大祭。战国时代的诸侯举行大祭就有谁“执牛耳”的说法,句町王在此节日所显示的,正是其在西南地区“执牛耳”以发号施令的地位及其至高无尚的权力。羽人划船纹等,则与祭赛水神、求雨祈年、避疫免灾有关。
句町之王
——伟大的毋波
毋波受汉武帝威德的影响,于元鼎6年(公元111年)率部归附了汉朝,句町子民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其世居之地亦正式列入了祖国版图。
在广南境内出土铜柄铁刃剑、铜矛、铜戈、铜斧、铜锛、铜钺、铜锏、铜锤、铜刀、铜凿、铜釜、铜弩机、铜箭簇、铜马、当卢、铜骑士、鎏金铜马、鎏金铜臂甲、木雕车马模型等文物。在文山州境内,先后出土了铜柄铁刃剑、铜箭簇、铜弩机、铜矛、铜戈、铜斧、铜锛、铜钺、铜锏、铜锤、铜刀、铜凿、铜釜、铜鼓和鎏金铜臂甲等各种各样的青铜兵器,还有铜马、铜骑士、木雕车马模型、铜俑等与骑兵相关的各种文物;在广西西林,也出土了同样的青铜兵器,还出土了鎏金的铜马、马饰牌和骑俑。说明句町王国不仅有装备精良的步兵,而且还有骁勇善战的骑兵。
毋波率部从建水、通海北上,进击滇池地区;又从安宁、楚雄西进,攻占大理一带的葉榆、姑繒;通海在句町王毋波统治时代,曾是其控制滇中和滇西地区的行政中心;毋波奉汉昭帝调遣,“率其邑君长人民”参加平息滇中和滇西地区的反叛,大破益州,“斩首捕虏五万余级,获畜产十余万”,为维护西汉中央王朝的统治立了大功。
汉昭帝于始元“六年秋七月”,册封毋波为句町王。句町国盛极一时。著名历史学家江应樑先生在其《中国民族史》中说:“益州‘大破’之后,滇国的实力下降,滇王的地位亦不复存在了,时距益州郡的设置仅二十七年(公元前109-82年),代之而起者是钩(句)町侯亡(毋)波”,“句町人”在滇的统治持续了54年之久。
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句町国内,祭祀和战争都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杀牛祭祀既是社祭,也是国之大祭。战国时代的诸侯举行大祭就有谁“执牛耳”的说法,句町王在此节日所显示的,正是其在西南地区“执牛耳”以发号施令的地位及其至高无尚的权力。羽人划船纹等,则与祭赛江神、求雨祈年、避疫免灾有关。
——睿智的禹王
句町王国、漏卧侯国与夜郎王国边境一带,不断地爆发战斗的火花。夜郎王兴指挥军队攻击句町王禹和漏卧侯俞的军队;句町王禹和漏卧侯俞又指挥军队攻击夜郎的军队;双方都动用了步兵、骑兵和象队。
句町国本属牂牁郡,自从毋波由侯晋级为王之后,牂牁郡内即同时存在夜郎和句町两个国王。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成帝河平年间,两个王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载:成帝河平年间,夜郎王兴举兵攻句町王禹和漏卧侯俞,西汉朝廷“遗太中大夫蜀郡张匡持节和解,兴等不从命,刻木象汉吏,立道旁射之”。牂牁太守陈立带所属文武官员数十人至夜郎国且同亭召见夜郎王兴;夜郎王兴带所属邑君数十人及数千士兵来见太守陈立;陈立大怒,严厉谴责了夜郎王兴,当场抓捕并处死了他;随夜郎王兴前往的邑君纷纷跪拜,引领士兵退下。
陈立带“从吏数十人出行县,至兴国且同亭,召兴。兴将数千人往至亭,从邑君数十人入见立。立数责,因断头,邑君曰‘将军诛亡状,为民除害,愿出晓士众’。以兴头示之,皆释兵。”由于句町王禹服从调解,不仅保存了本国的实力,还使自己的政治对手遭到了灭顶之灾。自此以后,句町国即日益坐大,控制了益州郡和牂牁郡的广大地区,成了当时西南地区最大最强的方国。
“冤仇宜解不宜结”。兄弟之间、兄弟之邦、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要以和为贵,不断解决各种矛盾纠纷。
——英雄的承王
《汉书·王莽列传》及《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称,王莽篡夺汉位,宣称四夷称王是“谬于一统”,下令贬句町王邯为侯;邯不从,牂牁大尹(太守)周钦(歆)便施奸计诱杀了邯;此事激起了民族矛盾,导致“三边蛮夷愁扰尽反”;战争日益扩大。
句町王邯死后,他的弟弟承继承兄长遗志,率领各部兵马进军牂牁,杀了大尹周钦;回头又进军益州,攻杀大尹程隆;王莽命令集中巴、蜀、犍为各郡的部队,由平蛮将军冯茂率领进剿,但却毫无进展,反而造成“疾疫死者十七,巴、蜀骚动”的被动局面;据此,王莽气急败坏地囚杀了冯茂。残酷的战争愈演愈烈,王莽又调集广汉地区的部队及天水陇西的骑兵,由宁始将军廉丹,庸部牧史熊带领,分数路向西南进军;句町战事吃紧:北路主帅报告:退路己被莽军截断,请以砍芭蕉为标志进行联络;东路主帅报告:东部防线夫守,清派部队沿清河而下驰援;中路主帅报告:清龙城被莽军攻破,句町部队被迫南撤;承王决定亲自出征,号令全国所有男子、无论老少,凡能拿起武器的,都要上前线保卫国家。
王莽“更谴宁始将军廉丹与庸部牧史熊大发天水、陇西骑士,广汉、巴、蜀、犍为吏民十万,转输者合二十万人”,浩浩荡荡,讨伐句町。年关己到,但每个家庭都因为战争而不能团聚,只有妇女带着不能上前线的老人和小孩在后方过年;
莽军乘句町后方空虚,派兵进行偷袭,机智的王姐用纸马疑惑敌人,并派人星夜赶路与承王联系;承王派亲兵把偷袭的敌人彻底消灭……在句町及其周围各族邑君长人民坚强抗击之下,战争又进行了三年,莽军“死者数万”。《水经·叶榆河注》“……弦毒矢利,以数发,矢注如雨,所中辄死”,采用蛇毒液、蜂毒液和草乌汁涂在箭簇上做成毒弩,用于打击敌人,据说有“见血封喉”的奇效。不过不是真的见血封喉,科学地解释是:由于涂在箭簇上的毒素在中箭者的皮肉被刺伤出血后,便会沿着血管流入心脏,使之休克以致死亡。
地皇二年(公元21年)王莽再派和仲、曹放、郭兴率兵进击句町;句町部队万弩齐发,莽军寸步难行……公元23年,在内地赤眉,绿林农民起义与西南边疆各族的反抗之下,王莽政权终于垮了台。
据说,承王统一指挥的部队胜利回来时,年节已过,家乡的老人和妇女为给凯旋而归的英雄们接风洗尘,决定再补过一次年节,俗称过小年。在壮族的历史记忆里,句町王承凭借其良好的政治素质及军事才能,率部与王莽政权进行了15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抗击数十万王莽军队征伐的过程中依然保持其王国政体及军事力量。因此他赢得了后人无尚的敬仰和崇拜。
壮族首领侬智高,壮族经诗《麻仙》称其为“翁德”,意即“南方的皇帝”。
壮族英雄——侬智高
侬智高(公元1015—?),宋朝羁縻广源州(属广南西路邕州管辖,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广渊)人。《杨家将演义》说:“邕州有一人,姓侬名智高。生得浓眉大眼,身长一丈,腰阔十围。曾遇神人,传授一十八般武艺。可以飞沙走石、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四方游客、凶徒闻其名声,皆归附之。于是纠集了万余人杀入南蛮水德国。水德国举国降之。既得其国,遂自称为‘侬王天子’。”
侬氏自唐初即雄于西源,世为广源州首领。宋仁宗景祐五年(公元1039),侬全福及其长子侬智聪等被交趾掳去杀害,并占领广源。其子侬智高走脱,后复据傥犹,改国名曰大历国。李太宗生擒智高,但为安抚计,释放了他,并加赐雷火洞及思琅州,“授州牧封太保衔。”庆历元年(公元1041)侬智高在傥犹州建立大历国,后又被交趾所占。侬智高和其母阿侬移居安德州,后又投奔特磨道(广南、富宁一带)壮族首领侬夏卿府下。庆历二年(公元1042)阿侬和侬夏卿结婚。
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侬智高一面求助于宋朝廷,一再表示内附,一面和广州进士黄玮、黄师宓、部下侬建忠、侬建侯等商量,组织力量抵抗交趾入侵。庆历八年(公元1048),侬智高收复广源州,进而占领右江沿岸一带,同年10月移居安德州。皇祐元年(公元1049)在安德州建立南天国,年号景瑞。皇祐二年(公元1050)收复傥犹州,并控制左、右江流域,声威大震。侬智高再次请求内附,以与交趾抗衡。“宋朝恐失李朝之心,不予接纳。智高怒,起兵攻宋。”侬智高为求得宋朝廷的支持,抵抗交趾进犯,再次请使“请以岁贡方物,又以驯象金银来献,并将函书请邕州知州陈珙转达,但陈珙惧怕得罪交趾,按起不报。在三番五次请求内附均遭拒绝后,侬智高便对其部下说:“今吾既得罪于交趾,中国又不我纳,无所容,止有反耳。”(司马光《涑水纪闻》)。皇祐四年(公元1052)四月初六,侬智高在安德州起兵反宋,决定“拔邕州,据广州以自王”,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5000余人。起义军浩浩荡荡攻破横山寨(今田东平马镇),五月一日攻陷邕州(南宁),俘智州陈珙、孔宗旦等多人并将其处死。占领邕州后建立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封其母阿侬为皇太后,改年号启历。并仿效宋朝设官置吏,加官晋爵。接着沿郁江东下。《广南府志》:“时天下久安,广南州郡无备,智高所向,守臣辄弃城逃走。”起义军所向披糜,不到半月就先后攻破横贵、浔、藤、梧、龚、康、封、端九州,夺三水,一路人心归附,队伍发展到4万余人,五月二十六围攻广州,到七月十九日撤出广州,共五十七天。因累攻不克,英州苏缄屯兵断其退路,番禺县令肖注又招募兵勇及海上强壮2000余人与起义军拼搏,烧其战船,转运使王罕援兵赶到,严密防守,侬智高知道无法攻克,遂决定撤出战斗,由清远渡江,经连州(今广东连山)转入广西境,沿路击败宋军。先攻贺州不克,九月庚申破照州,十月丁丑破宾州。甲申复据邕州。占领邕州后,“日益伐木治舟楫,扬言复趋广州。”十月壬申将陈曙打败于金城驿。皇祐五年(公元1053)正月,宋仁宗以狄青为安抚使率兵三万一千余人征讨侬智高。狄青、孙沔、余靖会于宾州。以狄青为前阵,孙沔为次阵,余靖为后阵。以一夜绝昆仑关归仁铺。侬智高听说宋军已绝险而至,遂令起义军手执大盾、标枪、衣绎衣,望之如火,仓促应战。大战一天,终因寡不敌众,退回邕州。而后乘夜率余部撤离邕州,从合江退到特磨道(今富宁广南一带)。宋军遂占领邕州,杀死起义军五千余人,侬智高二弟智忠,军师黄师宓等五十七名将官被杀,狄青收得牛马、金帛数以万计。
侬智高和其母阿侬率余部到特磨道后,留下阿侬和四弟智光、儿子继封、继宗等“入保特磨道,依其夫侬夏卿,收得残众三千余人,习骑战,复欲入寇”(《宋史蛮夷三》)侬智高自率兵五百奔大理。至和元年(公元1054)余靖率宋军至特磨道,由于有人告密,宋军抓走阿侬、弟弟智光、儿子继封、继宗等皆送至京师(开封)杀害。
侬智高退到西洋江边时,宋朝廷亦派杨文广(百姓称杨六郎)率兵追来,侬智高凭借西洋江与宋军作战,将宋军拒于西洋江(民间至今流传“九困西洋”的佳话)。待杨文广突破西洋江防线后,侬智高已率起义军退守宝月关了。宝月关地形险要,有头关、二关、三关,侬军在山上筑工事,扼关据守,继续与宋军作战;杨文广“三打宝月”均未能攻下,杨文广屯兵之地,后人称为六郎城。“昔侬氏设关于其上,关有公署,今俱废,特置暸楼三间盼望远近以防奸宄”(《广南府志》)。这些古战场遗址至今犹存。
侬智高退到特磨道的最终目的是投奔大理,联合段氏共同反抗朝廷。所以,当宋军攻下宝月关后,他即率义军往北部转移,想凭借阿科的险要地形再与宋军作战。杨文广追到阿科,侬军躲进山洞坚守,杨文广屯兵坝间,欲攻不能,欲退不忍。据民间传说,杨文广屯兵的地方马粪积了一尺厚。最后侬智高用计突围,杨文广终无所获。
侬智高母子回到特磨道后“收残众3000余人,习骑战,复欲入寇”;“募男子十五岁以上者备戍卫(《宋史》)。”并在富州者鹞山、特磨道宝月关、西洋、阿科等处积极防卫抵御。
1053年2月,狄青令杨文广、肖注等人带轻骑兵入特磨道追捕智高。在丝苇寨(今宝月关)生擒阿侬氏等人,杀在藁街。侬智高眼见36峒皆降宋,便“将兵五百及其六妻六子奔大理国,欲借兵以攻诸族(司马光《涑水纪闻》)”,最终死在大理国并被函首京师。他的未降部队则在大理国界内辗转,阿迷州(开远)、广西(泸西)、罗雄(罗平)、个旧、元江、普洱等地皆有他们的足迹和后裔。
1053年3月,狄青回朝,宋仁宗在垂拱殿摆酒为他接风。4月,任狄青为朝廷枢密使,任孙沔为朝廷枢密副使,并“赏平广南功”。
据《广南府志》载:“智高孑身投蛮,至和泥(今元江县境),其首陆豹皆不及从,蛮人疑之,且虞且险诈,鸩而杀之,大理遂函其首以归于京。”《宋史•蛮夷三》又载:“或传智高死……继而西川复奏智高未死,谋寇黎、雅州,诏本路为备。御使中丞孙拤又请救益州先事经制以安蜀人。然智高卒不出,其存亡莫可知也。”
方玉润所著《诗经原始》最为著名,先后三次刊印发行。1982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诗经原始》,发行量达14000套。方玉润是清代晚期具有多种成就的文学著述家。他的学术论著、诗、书、画、文艺作品等都可跻身名家之林,收入《辞海》一书,誉为“清代文学家”。
《诗经原始》大学者——方玉润
在广南县城西街与莲湖公园交接地方,原来有一座三进两院的古建筑,叫做“方公祠”。解放后,在“一切权力归农会”时期辟为城关镇农会的议事场所,后作为县委机关职工宿舍和农业局会计辅导站(农经站)的办公、住宿用房。1997年莲湖公园改造时撤除。该建筑的主人即是写进《辞海》的清代《诗经原始》大学者、书法家方玉润。
方玉润,字友石,一字黝石,自号鸿蒙子。男,汉族,1811年生于广南莲城西街。
方玉润幼时入私塾,聪颖过人,学业精进。从小受到传统经典诗、书、礼、易和诸子百家学说的教化和影响,喜杂旁收。精研训诂、诗教、金石篆刻、方舆地理,范围甚广,以“渊博精醇”闻名于当时。方玉润一生勤奋,治学严谨。青年时代离开广南,只身走南闯北,虽仕途穷困,却创作了大量的诗作,被誉为清代文学家。
清道光十八年(1838),方玉润参加科举应试闲居昆明时,以书画营生。摹钱南园、郑板桥、王文治等诸多名家书法,勒其印石,书楹联、中堂足可以假乱真。咸丰四年,43岁的方玉润偕友人段锦谷,赴清军荆楚大营,在李孟群帐下为幕僚,参赞军机,值杂属员,并不得志。太平军战事结束后,方玉润打算回云南老家时,遇人举荐两江总督曾国藩。他向曾国藩上《论学》、《论人》、《论天下大局》三部著作,曾国藩阅看后批誉“冥心孤注,所提独多”,馈赠良多,挽其任职,但方玉润未就。随后辗转流寓于湘、鄂、赣、皖等省,终不如意。复游粤、豫、冀、鲁。同治四年(1865年),方玉润抵陕西,任陇州通判。这一时期,他著书立说,应郡守延聘,在五峰书院讲学六年,著述甚多。凡“天学、地学、理学、数学、经学、史学、兵学、文学、诗学、字学”等都有涉及,写成《诗经原始》、《书纬》、《礼纬》、《唐诗纬》、《风雨怀人集》、《评点红楼梦传奇》、《星列日记》等,一时声名鹊起。
他考证《诗经》,提出前人没有提过或不敢提出的独到见解,否定了两千多年来循循相习的一些错谬看法,写成《诗经原始》这部名著。其中说《诗三百篇》不是史学家所说的是周公编的,也不是司马迁所说的是孔子从三千余篇诗中删裁后余下的三百篇,因为诗三百篇上始于商太甲,下至陈灵,当时周公已死去数百年了,而孔子出生时,三百篇诗已经陈旧了,何来删减诗之说?友石又说,《诗经》内的诗,作者没有署名,编者也没有署名,他坚信这些诗都是采集民间的歌谣来的。他解释《国风》的“风”字说:“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又说:“近世楚粤滇黔间,樵子入山多唱山呕(通讴字),响应林谷,盖劳者善歌,所以忘劳尔。”为了让读者了解《诗经》的诗来自何方,他还绘画出春秋时期15个诸侯国的地图,说明各地方风土人情不同,习俗各异,所以采集的民歌也就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异彩纷呈,风格别致了。他还考证否定了朱子等人以为《诗经》中的“螽斯”和“葛覃”的诗是是宫廷后妃所作的说法,认为这完全是没有根据的“武断无稽”之谈。他注释“硕鼠”一诗:是借硕鼠讽喻当时魏国国君的贪婪残暴,剥削小民而不知足。
友石虽然长年客居异乡,但在他的一些诗中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思念萦怀。如《板蚌汛》
临江古堠淡斜晖,白板人家水一围。
笛远牛穿深树去,船迟鸦趁暮篷来。
芳醪晚熟人留醉,鲜鲤春烹客羡肥。
呼取鸭鹅炯栅里,隔邻灯火半望扉。
《赴泸西道中杂咏(白马关)》
嵲双峰耸翠环,书生从此去家山。
香魂才吊皇姑冢,玉辔还登白马关。
售世奇文争福命,摩天豪气压尘寰。
匣中宝剑随虹化,霄汉常悬影一弯。
方友石一生酷爱诗文,著作颇丰。有《乾象钩元杂志》、《刊舆图隘》、《新编三易元始》、《书纬》、《礼纬》、《唐诗纬》、《诗经原始》、《风雨怀人集》、《星烈日记》、《太极元枢》、《心学日记》、《诗集》、《鸿蒙室诗抄》等36种,统计收入《鸿蒙室丛书》。他的著作受到当时文化界人士的推崇,声誉鹊起,被列为清代文学家。云南省图书馆馆长赵藩(曾出任过广州护法军政府交通部长等职)为方写过一部《方友石传》,肯定了他一生在文学事业上的成就。
光绪九年,风翔知府李勤伯,先后委托方玉润代理过千阳、麟游县令。在调职升迁之际,于1883年8月24日病故,享年73岁。
王宝钧,其“性好古而酷爱诗”,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实在不可多得的诗作,弥补了广南古文化中诗词甚微的缺憾。是广南县迄今发现的唯一的一个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王宝钧
王宝钧,字柳堂、筱堂,广南县莲城西街人。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9年),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逝世,享年74岁。
王宝钧死后葬于严家湾(现铜鼓广场后)。宝钧之妻杨氏,葬于莲城杨广庙(今气象站)背后。2003年筑北宁大道时迁至沙坝水库尾,迁坟时还挖到两只玉镯头。
王宝钧与广南名人方友石同住一条街、同在一个学校读书。其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加之受良好的家教影响,少年时就崭露才华。考取举人后,又与方友石一起赴北京考进士。王宝钧成绩优秀,入选翰林学士,成了广南历史上、现在唯一知晓的翰林官员。所娶杨氏,北京人,系清末重臣李鸿章的表姐的女儿。因有这层关系,杨氏之母与慈禧太后关系甚密。1986年,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李鸿章研究会”,曾写信至文山州文化馆,问及李鸿章在文山、广南的亲属情况。因为压根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未回信函。
清咸丰年间,白匪围攻广南县城,王宝钧的祖父被白匪杀害,房子也被烧毁。噩耗传至北京,王宝钧只好辞去职务,携杨氏返回广南,带回朝见皇帝的象牙笏板一块,杨氏也带回慈禧太后送给的一对大京瓜(一种用竹子压制的化妆盒)和一对小京瓜,至今犹存。
王宝钧下半生十分凄凉,故借饮酒、吟诗消愁,其诗《闲居遣闷》:
“虚渡光阴四十年,谋生计拙自凄然。从来故事悲劳我,此去前程欲问天。笔砚催人添白发,文章挣命选青钱。古今多少英雄泪,都为时穷洒逝川。”
“难遭青盼命如何,数十年中感慨多。明晦几经人已老,崎岖久历性能磨。淳溲有顷皆为用,松柏谁知殊自科。钻穴求荣吾所齿,闲吟聊以慰蹉跎。”
据统计王宝钧所作诗词共104首,手稿全部丢失。
王宝钧,因灾祸影响,从做翰林官一步跌到百姓地位;从一个有钱有势的人变成了一个身无分文、穷途末路的人。要谋生,无技术无体力;从事高层次职业,却无人问津,所谓“邑名士”也不再有名;用投机钻营方式谋取一官半职,他又不愿意卖辱求荣。无奈,只好“退训生徒(当老师)一。平生无所作为,只能将一世一情“托诸吟诵,发于诗章。”封建时代旧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表现得淋漓尽致。欣喜的是,因其“性好古而酷爱诗”,而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实在不可多得的诗作,弥补了广南古文化中诗词甚微的缺憾。同时,他又是广南县至今发现的唯一的一个翰林学士。
知府宋湘,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能接近劳苦民众,关心群众疾苦;重视地方市政建设及文化教育事业,为广南人民作出了贡献,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和赞扬。
帝师知府——宋湘
宋湘(公元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梅县人,进士出身。
嘉庆十八年(公元1814)初冬入滇,初到曲靖府任职,做出成绩,成为远近知名的贤吏,受到总督伯麟等要员的重视。
嘉庆二十年(公元1816),奉调广南任知府。广南历来缺水,宋湘针对原来塘堰年久失修,水源淤塞,妨碍农业生产和城内居民用水情况,“救民先救困”,即时“与民议兴水利”,率士民在城东西,凿拓了催耕塘、洗马塘,汪洋清泉涌出可爱,治田、灌溉实多。同时,还筑南外八大河堰以障泛水,疏通西北官井二口,使水源不绝,解决了居民用水和农民用水的困难。宋湘看到当时府城西、南、北三城楼破败不堪,也是他组织修建起来的。为了让贫穷学生安心求学,他增设学中薪水田,以稳定教师队伍,并不时到莲峰书院讲学,每半月还召集夷汉居民,宣讲政教。宋湘到广南任职后,尽心民事。《广南府志》评述他:“公正廉明,政先教养。”广南父老“为其置生祠于莲峰书院,奉祀不忘。”
据传,当他准备进京赶考时,就思量趁此机会顺便游山玩水,欣赏各地风光。于是决定绕道广西至云南而行。当途经广南莲城,进入馆子用餐时,品尝到了广南那榔酒的美味而赞不绝口,从此时记心头。进京考取进士后,由于他人才出众,被选取入翰林院为“翰林”,后经翰林院推荐,皇帝同意,下诏书命入宫为太子老师。乾隆皇帝辞世后,即由太子登基继位,称嘉庆皇帝。从而理所当然,宋湘也就名副其实是皇帝的老师了。
每当宋湘饮宴时,便想起广南的那榔酒。但路途遥远,怎么才能得到呢?他左思右想,才起出个办法来。于是上书皇上,请求准奏赴边疆考察,了解民情。既是老师自愿提出申请,那有不准奏的。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宋湘也就奉旨到广南任知府,终于实现了他多年渴望痛饮那榔美酒的心愿。
宋湘在广南任职期间,为官清廉,受到朝廷的嘉奖和皇上的恩宠。出于师生之间的情感,皇帝降旨:命将京城名菜“千张肉”赐与老师宋湘。当时交通极为不便,由北京至广南,千里迢迢,要经过多少驿站③跑马传送,至少也需一个多月时间。当宋湘收到时,肉已变质发臭;连表皮也生毛了!按理是不能吃的。但此乃“皇上恩赐”!怎么也得吃,决不可扔掉啊!那怎么办呢?他反复思考,通宵达旦未能入眠。于是想出了一个妥善处理的办法:只有多叫几个人来吃,每人一块,不就解决了吗?
于是次日下令在衙内设宴,请下属官员来品尝。大家入席后,首先宋湘向来宾讲明:“今天请各位来吃顿便饭,主要是品尝皇上恩赐的佳菜‘千张肉’。”大家听后都感到十分荣幸,齐声高呼:“谢主龙恩!万岁、万岁、万万岁”。大家心中有数,肉肯定是臭的。但知府一声音喊“请”,谁敢不动筷。于是每人各夹一块,闭住气将它吞下肚。即使心翻想吐,也不能当众吐出来。接着招待员于每人面前斟满一杯那榔酒。宋湘首先站起,手举酒杯。大家也随之起立,齐举酒杯。于是宋湘江说:我向各位敬酒,请“干杯”,大家齐呼“谢谢”,便立即把酒喝下,随着那清香滋润的美味也就将口中之异味淡化了;同进还感觉到喉中有一股回甜的口味,实在难以言表!宴席散后,大家向知府谢别,各自回家。此时宋湘也才松了一口气,顺利地完成了一桩心事。这碗“千张肉”佳菜,至今仍作为广南莲城宴席中十大碗菜之一。
知府宋湘,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由于他出身于贫苦的家庭,故在感情上能接近劳苦民众,关心群众疾苦;重视地方市政建设及文化教育事业,为广南人民作出了贡献。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和赞扬,广南土司对他也非常敬佩。为了搞好关系,加深情谊,于是土司在本府内设宴,热情招待宋湘。并将家里自己喜爱的、怜俐能干、容貌亦佳的壮族“丫鬟”送与知府为侍女;宋湘当即也表示“谢谢”,并十分高兴地接纳了。但此后与之相处,语言不通,要想和她说什么,回答的仅只一句:“咪噜练”(壮语:不知道)。尤其是要想和她讲点知心话就更难了,于是宋湘便有所感,抒发了如下诗句: 侬府送我一只“鹅”,衣短裙长脚大多。与她讲点知心话,不咪噜练不咪罗。
毛泽东对柯仲平说:“云南诗人柯仲平有股强劲,……坚持文艺和群众相结合,走大众化的道路,深入根据地,大写根据地……每到一地,一演就到天亮,这很好。既是大众性的,又是文艺性的,体现了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