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好看风景 > 正文
    购物车
    0

    美丽 八宝

    信息发布者:奋发向上
    2017-03-23 15:34:23   转载

    美丽八宝


        

    三腊瀑布与溶洞

     

    到八宝观光,一定要去观赏三腊瀑布。三腊,壮语意为三台跌水,这总落差120余米连跌三台的壮丽的天然瀑布,如今已闻名遐迩。

    三腊瀑布气势磅礴,响声如雷,数里之外即闻瀑声,百米之内水沫溅衣。阳光下彩虹飞跨,气象万千,前人有诗赞:“三腊响水跌如棉,不用弓弹花自舞”。瀑水之巅水流湍急,四周山势陡峭,无法落脚,故不能站在其间俯首细看,只能在瀑布对面遥望瀑布全景。

    八宝河从高山峡谷奔流急下,跌人眼前,汹涌澎湃的流水时隐时现,汇成一股10多米宽的银色飘带,跌入一潭又一潭的碧绿水中。近看急流奔腾,水石相撞,飞花四溅,气浪滔滔,水沫横飞,雾雨霏霏。远看如洪坝决口,形如仙女散花,声似巨雷轰鸣,影如虹缀其间。其景之壮美,使人仿佛置身于“幽谷漫天飞素雪,深山白日走晴雷;玉龙十丈悬空挂,掷作明珠几万堆。”的仙境之中。

    站在观瀑台上看,几匹瀑布,有的娟秀,有的汹涌,如银带垂落,似玉帘悬挂。激流滔滔倾泻,溅在岩石上,象惊起几千只雪白的小鸟,象四周飞散;又象破碎的点点白玉;或是散开的千万明珠。四周的水气汇成一片朦朦白雾,朦胧中透出清晰。

    绿水,青山,飞瀑,再加上欢悦的人群,一下子,天地间便活跃起来,象跳动的一首诗、一支歌。

    久久地凝视瀑布,心中一阵激荡。不知水之源在何处?大或小?也许,只是一股细流,一汪清泉,但现在却浩大无比。所有的激情在喷涌,所有的热忱在碰撞,山挡不住它,岩石阻止不了它,一路高歌着勇往直前。

    来自大山深处的追索是如此的惊心动魄哟!

    三腊瀑布唱着老祖先的歌谣,扑面而来,让我的目光写满惊奇。

    汹涌而来!汹涌而来的浪涛,让我的思绪追随古战场而去,我听见了大风之中马的啼声,豪气顿生。

    信念的翅膀在这浪涛声中坚硬起来;

    心底的歌声在这浪涛声中粗犷起来;

    冰冷的心在这浪涛声中滚烫起来;

    失望的眼睛在这浪涛声中燃起希望的火焰……

    经过百转千回,越过万水千山,排除艰难险阴,你汇成的巨大力量,把生命之歌唱得如此的坦荡,如此的热烈。

    三腊瀑布啊,你这披荆斩棘的勇士,读你,我读懂一部关于人生的哲学……

    位于三腊第一瀑布左30余米有一溶洞,称为“三腊溶洞”。洞口圆而高大,状若牛眼,洞内高8米许,洞深500余米,洞内忽宽忽窄,宽处可容百人周旋,窄处如牛肠曲折贯穿,仅容一人通行。洞顶洞壁钟乳石横生倒挂,晶莹如玉,或似宫灯高悬,或似珊瑚丛,或如飞禽翱翔,或如走兽狂奔,形态各异,妙趣无穷。

    三腊溶洞,洞中有洞,洞中有河,只闻其声而不见其面,直到出口处方见暗河奔涌而出,洞内泉水叮咚,清凉舒爽,通风极佳。洞中还有两处泉眼玉潭,水质清澈透明,甘冽甜醇,洞内钟乳石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晶莹剔透,令人目不暇接,感叹万分……

    游览此溶洞,犹如龙宫探宝,扑朔迷离。如果说在三腊瀑布下可领略雄浑壮丽的气势,那么,三腊溶洞给人的则是一种精巧深邃的人生感悟了。

     

    (作者:周祖平、段雪梅、王勇)

     

     

     

     

     

     

     

     

     

     

     

     

     

     

     

     

     

    你想了解八宝壮族七月半过鬼节的奇异风俗吗?那么请你来八宝河上放一盏属于自己的心灯。

     

    八宝河上放河灯

     

    广南县八宝镇放河灯的习俗,又称“盂兰大会”,是壮族过鬼节的延续。七月十五开始,八宝河畔的庙里便香火不断,轻烟袅袅。由寨中传经人于庙内咏诵经文,为死去的亡灵超度,到七月三十结束时就放河灯,意在祈求河神不要暴涨河水,不要让死去的亡灵遭灾遭难,不要再淹死活人等。

    这天晚上,当夜幕降临,繁星点缀夏夜的天空,人们便在寨老的带领下来到八宝河畔放河灯。 河灯分为头灯、二灯、三灯,头灯最大,二灯次之,三灯后均为各种形状的小灯。投放河灯时,每户一盏,也有集体制作的大型灯具。灯用篾片捆扎,白绵纸糊裱,底部用松香与绵纸制成,内装蜡烛或油灯。放河灯时,首先由村里享有较高威望的老人第一个把头灯放进河里,接着,数万盏形状各异、光彩夺目的灯,从上游顺河缓缓而下,犹如一条夜金龙,波光闪耀,扑朔迷离。沿河两岸,人影恍惚,追灯逐影,河灯长龙缓缓飘去,绕过青山、村庄,与天上倒映在河里的星星交相辉映,飘向遥远的天际,令人陶醉在仲夏的水乡夜色之中。(作者:黄惠民)

     

     

     

     

                    

     

     

     

     

     

     

     

     

     

     

     

    白里透青的八宝米,清香四溢,曾是皇帝和达官贵人的御膳佳品。更有赞不绝口的奇特的香米”之誉。

     

    八宝米

     

    八宝米是国家名贵物种,因产于八宝而得名。

    八宝米有白里透青,颗粒略长,色润光洁,米汤略带青绿色,泛油光。也有雪白色颗粒,略短而粗,洁白油光,米汤呈白色带油质。两种八宝米都具有粒大饱满,饭粒软、富粘性,味香口感好,蒸煮时间短,隔夜不硬等特点而闻名中外。

    八宝米在清代被列为“贡米”,封为“皇粮”,专送京师供皇帝御膳或皇亲国戚享用。地方上则是土司头人,达官显贵做用膳佳品。八宝米,洁白无瑕,质优惠中,米中之花。

    八宝稻属籼型稻,适宜生长于海拔1100——1200米温热稻作区,生长期 180天。在历史上,八宝稻无法引种,还把“这一奇异的生物现象列为世界56种奥秘之一”,在当地群众中流传着八宝稻是“神谷”的说法。

    1959年建国10周年大庆时,专调数千斤八宝米到首都北京,用以招待外国来宾。

    1985年和198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江泽民先后视察文山时都吃过八宝米饭,甚表赞赏.

    1985年《奥秘》杂志第5期刊登文章,称为“奇特的香米”。

    2000年11月出席由中国文联《世界华文文学》杂志主办的“盘房杯世界华人小说优秀奖颁奖大会暨广南笔会”的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作家们吃到八宝米时,赞不绝口。

    (作者:梁正明)

     

     

     

     

     

     

     

     

     

    当走进“别有洞天”的八宝风洞“轰鸣”奇观时,你定会有奇特的心灵共鸣。

     

    八宝风洞

     

    八宝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而且还有稀奇古怪的自然奇观。

    在绿如珠宝的八宝山上,一个呈喇叭状的溶洞掩映在绿树丛中,洞口崖壁上“别有洞天”四个斗字石刻十分醒目,这就是会发出“轰轰”洞鸣声的“天洞”。

    洞宽而高,洞壁光滑,前后通风透亮。“天洞”下面还有一个“地洞”。每当八宝街赶集或是集会,“天洞”就会发出持续不断的“轰轰”洞鸣声,似古代几十支长号齐奏,像众多战鼓奇擂,方圆二、三里可闻其声。当地群众把“天洞轰鸣”的奇异现象当作太平盛世的象征。

    河野“风洞”是八宝风景区的又一自然奇观,洞口小而洞内空大,春、夏、秋三季吹凉风,冬天吹热风。夏季风力较大,人站在洞口二三分钟便全身透凉,好不自在。

    更为奇特怪异的是“孤儿井”的“人性”味,用壮语呼喊则清泉涌出,有恐吓之声则急流勇退,十分罕见。当地群众劳动、过路口渴时,都喜欢对着“孤儿井”亲切地喊上几声,清澈甘美的泉水立刻从石缝中涌出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